[实用新型]血管植入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95824.7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56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陆信武;叶开创;吴常生;幸白云;葛泉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唯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90 | 分类号: | A61F2/90;A61F2/84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吴海燕 |
地址: |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管 植入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血管植入支架,所述血管植入支架由丝材编织形成,沿所述血管植入支架的轴向,所述血管植入支架被编织成径向支撑力不同的区段,且血管植入支架的端部为连续状。本实用新型其通过编织形成径向支撑力不同的区段,以此适应血管不同部位的需求,且端部边界为连续的,以此避免丝材在血管植入支架的端部形成尖端而损伤血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介入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血管植入支架。
背景技术
血管植入支架是指在管腔球囊扩张成形的基础上,在病变段置入支架以达到支撑狭窄闭塞段血管,减少血管弹性回缩及再塑形,保持管腔血流通畅的目的。自1987年,美国的Sigwart等将自扩张金属裸支架植入病人体内,成功实施了第一例冠脉支架手术以来,微创腔内治疗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血管植入支架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全身血管疾病治疗之中。
不同部位的病变血管都有其特有的病理结构特点,但是当前支架的设计大都是沿用动脉支架的设计,应用起来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尽管目前支架植入术广泛应用于症状性静脉回流障碍的治疗,但所用的支架多为大口径的动脉支架。静脉病变与动脉病变存在病理学上的差异,动脉支架的设计并不能满足静脉病变血管的需求,因而支架移位、断裂、支架内继发血栓等不良事件时有发生。设计与病变血管病理结构特点相适应的支架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管植入支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血管植入支架难以适用至静脉病变的介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血管植入支架,所述血管植入支架由丝材编织形成,沿所述血管植入支架的轴向,所述血管植入支架被编织成径向支撑力不同的区段,且血管植入支架的端部为连续状。
优选的,所述血管植入支架中,径向支撑力大的区段与径向支撑力小的区段交替设置。
优选的,沿所述血管植入支架的轴向,所述血管植入支架的外径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血管植入支架为柱形。
优选的,所述丝材在所述血管植入支架的端部形成多个连续弧,所有连续弧构成所述血管植入支架的端部边界。
优选的,所述血管植入支架沿轴向分为两段,其中一段为支撑区段,另一段为定位区段,其中所述支撑区段被编织成径向支撑力不同的区段。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血管植入支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通过编织形成径向支撑力不同的区段,以此可在节省成本的前提下确保对血管壁的支撑,且端部边界为连续的,以此避免丝材在血管植入支架的端部形成尖端而损伤血管。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血管植入支架的实施例一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血管植入支架的实施例二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血管植入支架的实施例三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血管植入支架的实施例四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定位区段
11 定位区段的端部边界
12 花瓣
2 支撑区段
21 弱支撑区段
22 强支撑区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唯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唯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958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品生产用输送设备
- 下一篇:可定位血管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