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工起吊防坠自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96443.0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44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松;杜长江;王贵松;罗强均;杨川;李前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5/00 | 分类号: | B66C15/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胡绪东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起吊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起吊防坠自锁装置,包括外壳、锁舌和滑轮,外壳为上宽下窄的扁型梯形结构,上下端开口,锁舌为三角板状结构,一角通过铰接轴铰接在外壳内左下角处且铰接处的铰接轴上套接有能够保持锁舌旋转的扭簧,锁舌铰接处相对侧面设置为弧形面结构,弧形面结构上设置有朝上的锁齿,锁舌自由旋转后能够将穿入外壳右侧内的吊绳竖向锁紧,外壳上端前后侧设置对称的两连接条,连接条上端通过滑轮轴旋转连接有滑轮,滑轮上连接有安装架。本实用新型起到防坠作用,在人工起吊失手时,在限定距离内快速制动锁定坠落物体,悬吊物品更安全,避免物品掉落伤人的安全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起吊防坠自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起吊防坠自锁装置。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杆塔大多处于高山峻岭,在日常检修起吊过程中,工作人员大多是应用人力起吊,因机动绞磨或其他起吊装置较为笨重,故被迫选择人工起吊。在人工起吊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特殊情况使起吊工作人员松手,导致起吊物品掉落、损坏,且存在物品掉落伤人的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工起吊防坠自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人工起吊防坠自锁装置,包括外壳、锁舌和滑轮,外壳为上宽下窄的扁型梯形结构,上下端开口,锁舌为三角板状结构,一角通过铰接轴铰接在外壳内左下角处且铰接处的铰接轴上套接有能够保持锁舌旋转的扭簧,锁舌铰接处相对侧面设置为弧形面结构,弧形面结构上设置有朝上的锁齿,锁舌自由旋转后能够将穿入外壳右侧内的吊绳竖向锁紧,外壳上端前后侧设置对称的两连接条,连接条上端通过滑轮轴旋转连接有滑轮,滑轮上连接有安装架。
优选的,上述弧形面结构横截面为弧形凹槽结构。
优选的,上述安装架包括两连接板,两连接板一端对称铰接在滑轮轴两外端,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的,上述锁舌铰接处上侧面设置有手柄,手柄伸出外壳上端左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安装到悬吊挂接点,吊绳穿入外壳右侧内,并绕过滑轮,向下拉动滑轮另一侧吊绳,待吊装部件在拉绳的作用下向上移动,而且在锁舌的扭簧作用下,锁舌自动反向锁紧吊绳,起到防坠作用,在人工起吊失手时,在限定距离内快速制动锁定坠落物体,悬吊物品更安全,避免物品掉落伤人的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的下端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的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介绍。
实施例1:如图1-图4所示,一种人工起吊防坠自锁装置,包括外壳1、锁舌2和滑轮3,外壳1为上宽下窄的扁型梯形结构,上下端开口,锁舌2为三角板状结构,一角通过铰接轴4铰接在外壳1内左下角处且铰接处的铰接轴4上套接有能够保持锁舌2旋转的扭簧5,锁舌2铰接处相对侧面设置为弧形面结构6,弧形面结构6上设置有朝上的锁齿,锁舌2自由旋转后能够将穿入外壳1右侧内的吊绳竖向锁紧,外壳1上端前后侧设置对称的两连接条7,连接条7上端通过滑轮轴8旋转连接有滑轮3,滑轮3上连接有安装架9。
优选的,上述弧形面结构6横截面为弧形凹槽结构,便于贴合吊绳,增大接触面积,锁紧更可靠。
优选的,上述安装架9包括两连接板10,两连接板10一端对称铰接在滑轮轴8两外端,另一端通过螺栓11连接,结构简单,挂接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964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泵体组件、压缩机及空调器
- 下一篇:一种建筑涂料涂层耐洗刷性测定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