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舒适透气的鞋面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96511.3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11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蔡金成;吴延捷;庄斯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江市达亿经编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23/02 | 分类号: | A43B23/02 |
代理公司: | 昆明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11 | 代理人: | 陈芃綦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舒适 透气 鞋面 | ||
本实用新型的舒适透气的鞋面,在鞋面内设置了流体构件和紧固件,流体构件始终接触鞋面,能够吸收鞋面弯折时的弯折力,同时,流体构件为爪型结构,其结构适应鞋面在发生弯曲时的受力情况,流体构件还可以通过膨胀变形来对由于鞋面弯曲时发生弯折的鞋面进行很好的舒展、理顺,从而主动修复该处的鞋面折痕,同时紧固件也适应鞋面弯折进行动作,弯折时扣紧跟骨,防止鞋脱离脚跟,从而能够贴合脚部,同时,分叉部与主体部之间均为连通状态,因此,其可以应对复杂的鞋面弯曲情况,进一步提高了一体鞋面结构的耐磨性和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舒适透气的鞋面。
背景技术
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板鞋、运动鞋等鞋类物品,鞋类物品包括两个主要元件:鞋面和鞋底结构,足部伸入由鞋面和鞋底结构限定的空间内从而使人类能够在路上行走。人类足部骨骼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五根脚趾部,每根脚趾部均由若干块趾骨和一块跖骨组成,例如大脚趾部,由远端趾骨51、近端趾骨52和第一跖骨53组成,同理,食趾、中趾、无名趾和小趾均由若干块趾骨和第二跖骨54、第三跖骨55、第四跖骨56和第五跖骨57组成,第一楔骨58、第二楔骨59和第三楔骨60分别与舟骨61和骰骨62再与踝骨10和跟骨20组成踝关节。人在走路或者跑步时,近端趾骨和跖骨之间反复弯折,从而使得鞋面发生反复弯折,形成折痕,更有甚者,在鞋面与鞋底的胶合处发生脱胶现象,严重影响鞋类的使用寿命,同时,弯折的鞋面也会挤压内部的脚部,影响人们穿鞋的舒适性。针对鞋面折痕和鞋面与鞋底脱胶的问题,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一些改进的鞋面结构:如专利文献1,其公开了一种耐用鞋,将鞋面分为前帮、后中帮,它们之间使用网状弹力布鞋面作为连接面,前帮和后中帮使用软牛皮制作,连接面设置在鞋面前部的弯折部位,利用网状弹力布本身的柔软以及高弹性特性使得前鞋面不易产生折痕,但是其鞋面结构不是一体形成的,需要对不同材料进行裁剪后组合在一起,加工较复杂,且网状弹力布使用久了后本身同样也会有折痕,并没有从根本上改进折痕问题;又如专利文献2,其公开了一种鞋,将鞋帮划分为能相对运动的第一鞋帮构件和第二鞋帮构件,在脚作出蹬踏动作鞋帮弯曲运动时,第二鞋帮构件的前端边缘部分在第一鞋帮构件上沿纵向滑动,第一鞋帮构件的后端边缘部分在第二鞋帮构件下沿纵向滑动,其改善了鞋帮的折痕问题,但是,由于第一鞋帮构件和第二鞋帮构件能够相对滑动,在脚弯折时,仅由鞋底提供抗弯折的力,虽然改变了鞋面的弯折受力但是无形中又增加了鞋底的弯折磨损,同时,由于仅有鞋底提供抗弯折的力,脚在跑步或者其他激烈运动时容易受伤,进一步的,鞋帮都是被动受力变形并不能主动恢复;又如专利文献3,其公开了一种耐磨鞋,在鞋帮的外表面黏贴有一弹性垫16,且在弹性垫上设置了一系列的槽38,并且使得槽呈放射线布置,利用槽38的变形来吸收鞋面的弯折变形,虽然其能够延长鞋面的使用寿命,但是,吸收该弯折变形的弹性垫16仅是被动吸收变形力,且由于槽38所确定的放射圆心30为确定的一个点,因此,该鞋仅能够针对特定尺寸长度的脚适用,其通用性较差;又如专利文献4,其公开了一种板鞋,将鞋底弯折部分处裁剪出一三角形结构,然后使用软性的材料缝合在该三角形结构处,从而改善了鞋底受力情况,提高了网布鞋的使用寿命,但是其同样还是存在折痕部位。
[专利文献1]CN205030599U
[专利文献2]CN101554256A
[专利文献3]US5454172A
[专利文献4]JP2017-121269A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均未提供一种对于鞋面折痕具有主动修复功能、使用流体构件来吸收鞋面震动、在人行走时能够主动覆紧足部的舒适透气的鞋面,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舒适透气的鞋面。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江市达亿经编织造有限公司,未经晋江市达亿经编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965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