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协同处理餐厨垃圾的洗菜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96832.3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65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俊杰 |
主分类号: | C05F9/02 | 分类号: | C05F9/02;C05F9/04;E03C1/182;E03C1/266;E03B1/04;C02F9/04;C02F1/4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曾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协同 处理 垃圾 洗菜池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协同处理餐厨垃圾的洗菜池装置,包括洗菜池本体,所述洗菜池本体底部设置的第一出水口处设置有粉碎机,所述粉碎机的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一连接管路连通于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内设置有抽斗式的发酵箱和将固形物和油水进行分离的固液分离器,所述发酵箱的进料口与所述固液分离器的出料口相连通,所述固液分离器的第三出水口通过第三连接管路连通于水油分离器,所述水油分离器的出油口连通于排油管,所述水油分离器的第四出水口通过第四连接管路连通于集水箱,所述集水箱的第五出水口通过第五连接管路连通于马桶的储水箱。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实现餐厨垃圾的再利用及生活废水的二次利用,有效节约了资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余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协同处理餐厨垃圾的洗菜池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当地自然条件和居民的生活习惯,现代家庭对于厨房的装修要求越来越高,厨房的格局也在不断变化,一个现代化的厨房通常有的设备包括炉具、洗理台及储存事物的设备,洗理台上常设置有洗菜池,现有的洗菜池多设置为一个水池和一个水龙头,一种方式是水池的底部通常直接连通下水管道,由于为了避免堵塞下水道,洗菜池的出水口设置过滤装置,直接将洗菜或洗漱碗碟后的废水过滤后排入下水道,不能直接处理厨余菜品,另一种方式是水池的底部设置粉碎机后再连通下水管道,但是该种方式极易造成下水管道的堵塞,造成不必要的维修程序与损失,上述现有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均需要使用大量水源,且使用后的水源作为废水直接排水下水道,较为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协同处理餐厨垃圾的洗菜池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洗菜池不能对废水进行再次利用,较为浪费资源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协同处理餐厨垃圾的洗菜池装置,包括洗菜池本体,所述洗菜池本体底部设置的第一出水口处设置有粉碎机,所述粉碎机的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一连接管路连通于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内设置有抽斗式的发酵箱和将固形物和油水进行分离的固液分离器,所述发酵箱的进料口与所述固液分离器的出料口相连通,所述固液分离器的第三出水口通过第三连接管路连通于水油分离器,所述水油分离器的出油口连通于排油管,所述水油分离器的第四出水口通过第四连接管路连通于集水箱,所述集水箱的第五出水口通过第五连接管路连通于马桶的储水箱。
在该技术方案中,洗菜池本体底部的第一出水口处设置有粉碎机,能够对餐厨垃圾进行搅拌,便于随着水源流动;第一连接管路连通粉碎机和沉淀池,使得磨碎后的餐厨垃圾和水源能够从粉碎机的第二出水口流通至沉淀池内;沉淀池内设置的固液分离器能够对磨碎后的餐厨垃圾和水源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发酵箱的进料口与固液分离器的出料口连通,固液分离后的固体餐厨垃圾直接落入发酵箱内,能够将固体的餐厨垃圾发酵成有益的种植肥料,使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水油分离器连通于固液分离器的第三出水口,固液分离后的液态水通过第三连接管路流通至水油分离器,能够在水油分离器的作用下分离出较为干净的水分和油脂,水油分离器的第四出水口连通于集水箱,能够有效收集经过过滤与净化处理的水源,并传递至相连通的马桶的储水箱内,达到回收再利用的目的,有效节约了水资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沉淀池内还设置有除臭设备。
在该技术方案中,沉淀池内设置的除臭装置可以采用化学除臭,能够有效降低餐厨垃圾的堆积对居民居住环境的影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发酵箱的进料口与所述固液分离器出料口的连接处设置有抽拉式密封层,所述抽拉式密封层为周边设置有两面式卡槽的抽拉板,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对应的第一卡块,所述抽斗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对应的第二卡块。
在该技术方案中,抽拉式的密封层设置在发酵箱与固液分离器的连接处,能够有效维持发酵箱的密封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发酵箱的出料口处设置有抽斗,所述抽斗与所述发酵箱的接触处设置有密封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俊杰,未经刘俊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968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铁隧道区间的强制基桩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食品检测样品保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