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灌注端带侧孔动脉插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97689.X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57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厉蕙蕙;罗志军;周露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米道斯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36 | 分类号: | A61M1/36;A61M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毛燕生 |
地址: | 1014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使用 灌注 端带侧孔 动脉 插管 | ||
一次性使用灌注端带侧孔动脉插管,属于心胸外科体外循环技术领域。插管灌注尖端有侧孔,插管灌注尖端的斜面角为135°,插管管体内腔镶嵌金属加固丝,管体外部靠近插管灌注尖端处有凸起,凸起有线槽,带侧孔PVC直管的左端连接带排气孔的接头,带排气孔的接头连接管道帽。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对主动脉血管壁的冲击;插管管体内镶嵌金属加固丝,可有效防止术中插管吸壁、打折现象;管体外部靠近灌注尖端约2CM处为线槽,方便固定手术缝合线;带侧孔动脉插管的后端连接带排气孔接头,方便临床灌注时及时有效排出灌注时产生的气体;管道帽可有效防止微粒进入插管内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使用灌注端带侧孔动脉插管,属于心胸外科体外循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国人的饮食结构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逐步提高,在各种疾病的死亡率中,心脏病已经成为第一杀手。现在国内每年进行的心脏手术已达到20多万例,并且逐年递增。
无论是冠心病搭桥术、瓣膜置换术,还是大血管手术时,心脏是停止跳动的,需要进行体外循环来维持正常生理特征。通过体外循环机将经过氧合的富含氧气的血输送回身体,以保持全身的氧供。在血液灌注回人体时,一次性使用动脉插管是体外循环中必不可少的装置。目前,现有国产一次性使用动脉插管灌注尖端不带侧孔,这就使得灌注时对血管壁冲击压力过大,易造成粥样化斑块脱落,导致血栓,从而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在临床应用中,灌注尖端带侧孔的动脉插管一致是业内重要的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次性使用灌注端带侧孔动脉插管。
一次性使用灌注端带侧孔动脉插管,插管灌注尖端有侧孔,插管灌注尖端的斜面角为135°,插管管体内腔镶嵌金属加固丝,管体外部靠近插管灌注尖端处有凸起,凸起有线槽,带侧孔PVC直管的左端连接带排气孔的接头,带排气孔的接头连接管道帽。
凸起距离插管灌注尖端的端头为1.5—2.5CM。
带侧孔PVC直管、带排气孔接头及插管灌注尖端为中空并相通。
带侧孔PVC直管、凸起、线槽、带排气孔接头及插管灌注尖端为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插管一次性拉塑成型,管体光滑,减小灌注时的血流阻力;插管灌注尖端带有侧孔,分散血流灌注,可减小血液灌注时对血管壁的冲刷,避免灌注时血管壁粥样化斑块的脱落;插管前端斜面角为135°,血液灌注主动脉时形成一定角度,减少对主动脉血管壁的冲击;插管管体内镶嵌金属加固丝6,可有效防止术中插管吸壁、打折现象;管体外部靠近灌注尖端约2CM处为线槽2,方便固定手术缝合线;带侧孔动脉插管的后端连接带排气孔接头4,方便临床灌注时及时有效排出灌注时产生的气体;管道帽5可有效防止微粒进入插管内部。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如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宗旨所做的许多修改和变化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米道斯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米道斯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976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餐盒盖快干喷印设备
- 下一篇:一种分类垃圾处理运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