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膝关节双向牵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97844.8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4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郑川玉;满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上海长征医院闸北分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66 | 分类号: | A61B17/66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金重庆 |
地址: | 2000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膝关节 双向 牵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膝关节双向牵引装置,包括若干牵引杆,若干连接杆,若干升降连接器;牵引杆由克氏针套管、克氏针、紧固螺栓组成;牵引杆与连接杆垂直可拆卸相连,相邻的连接杆之间可通过升降连接器活动相连,升降连接器由带显示的压力传感器,套接段,压力槽,施压螺帽组成;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施压螺帽调节升降连接器的高度,达到调节压力的作用,所述牵引杆可贯穿于骨骼之中。其优点表现在:操作简单,结构稳定,安全可靠,且牵引力可控,牵引效果持续、稳定,可双向牵引,无需主动对抗牵引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膝关节双向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现有的胫骨结节牵引系统是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的重要辅助手段。骨折发生后,骨折断端受到附着于其上的肌肉或肌腱的牵拉,发生成角、缩短、旋转、分离等移位,容易造成血管、神经卡压,甚至损伤。对于软组织损伤严重或基础疾病较多的患者,不适合进行急诊手术复位固定。此时,胫骨结节牵引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胫骨结节层面横行置入直径4.0mm斯氏针进行牵引,可使收缩的肌肉肌腱复张,从而使发生移位的骨折块得到复位或部分复位,从而减轻对血管或神经的卡压,利于骨折周围组织的动脉供血和静脉回流,减轻软组织肿胀,为择期手术争取宝贵时间和提供有利条件,且现有的胫骨结节牵引是利用于牵引系统远端的重物的重力作用进行下肢牵引,属于单向牵引,患者会有不适感,需有意识地保持与牵引方向相反的对抗力,否则上身会不自主地随牵引方向进行移动,影响牵引效果。另外,由于缺乏向股骨上方的反向牵引,牵引效果一般,尤其是想通过肌腱的牵拉和挤压作用使得骨折复位的想法往往难以实现。
中国专利文献:CN2669797Y公开了一种双向牵引架,由侧板、牵引针、对抗牵引针和弹力筋组成,其在每块侧板的两端上对称的有牵引孔和对抗牵引孔,在侧板中间有一滑动槽,使牵引针能够在滑动槽中顺利滑动,连接关系是:两块侧板对称平行地放在一起,在侧板的滑动槽中穿有一根牵引针,弹力筋穿过牵引孔套在牵引针的两端,在侧板的对抗牵引孔上穿有对抗牵引针。解决了在上肢骨折治疗中对抗牵引无法使用的问题,使指骨、尺桡骨、肱骨等骨折的患者,在牵引的同时,关节仍能屈伸锻炼,促进骨折愈合的医疗器械;具有构造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治疗效果好,减少病人痛苦,治疗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但是,其装置将牵引针暴露在外,并没有相关防护,易造成安全事故,且采用弹力带进行牵引,导致施力不稳定,影响治疗效果。
中国专利文献:CN204655080U,公开了指骨牵引复位架,包括两根长杆挂钩,两根短杆挂钩,四个针杆夹钳和两根分牙橡胶圈,与两根平行打入指骨的克氏针组合使用。使用时在手指两侧分别将长杆挂钩与近侧克氏针通过针杆夹钳连接固定,短杆挂钩与远侧克氏针通过针杆夹钳连接固定,长杆挂钩与短杆挂钩间通过分牙橡胶圈相连,通过橡胶圈的拉力实现牵引复位并维持骨折位置。该专利主要用于复位固定指间关节内骨折,而且采用针杆夹钳进行相应的连接固定,其稳定性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也并未涉及如何避免克氏针两端暴露导致的安全性问题,亦采用弹性部件分牙橡胶圈作为施力部件,导致施力不稳定,影响治疗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上海长征医院闸北分院),未经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上海长征医院闸北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978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纤维复合式抗菌涤纶布
- 下一篇:一种用于模内切断分离的侧浇口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