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产品镀膜用上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98935.3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94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江法;薛鲁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三同真空镀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产品 镀膜 用上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产品镀膜用上料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覆膜辊筒,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载料件,所述底座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顶部开设有齿槽。通过第二齿轮转动,进而驱动滑动块在固定柱的表面左右移动,使夹具可以横向移动,通过伸缩柱的设置,可以控制夹具上下移动,通过带动传动杆转动,传动杆分别带动两侧的第五齿轮转动,第五齿轮转动通过齿牙带动第六齿轮以固定轴为轴心转动,从而控制夹具的开合,使用机械传动结构代替了传统的人工操作,节省了大量的人工劳动力,大大提高了上料的效率,进而提高镀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镀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子产品镀膜用上料系统。
背景技术
当光线进入不同传递物质时(如由空气进入玻璃),大约有5%会被反射掉,在光学瞄准镜中有许多透镜和折射镜,整个加起来可以让入射光线损失达30%至40%。现代光学透镜通常都镀有单层或多层氟化镁的增透膜,单层增透膜可使反射减少至1.5%,多层增透膜则可让反射降低至0.25%,所以整个瞄准镜如果加以适当镀膜,光线透穿率可达95%。镀了单层增透膜的镜片通常是蓝紫色或是红色,镀多层增透膜的镜片则呈淡绿色或暗紫色,镀膜常用在相机镜头、近视、远视、老花镜等矫正眼镜上使用。镀膜是在表面镀上非常薄的透明薄膜。目的是希望减少光的反射,增加透光率,抗紫外线并抑低耀光、鬼影,不同颜色的镀膜,也使的成像色彩平衡的不同。
电子产品在加工时需要进行镀膜操作,镀膜机需要将镀膜上料,然而现有的上料方式通常为人工上料,人工上料费时费力,同时容易造成工人疲劳,大大降低了上料效率,从而降低了电子产品的镀膜效率,为此,提出一种电子产品镀膜用上料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产品镀膜用上料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产品镀膜用上料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覆膜辊筒,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载料件,所述底座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顶部开设有齿槽,所述固定柱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内腔的底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箱,所述第一驱动箱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滑动块的顶部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的内腔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滑动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箱,所述第二驱动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箱,所述第二驱动箱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所述第二驱动箱内腔的中心处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转动杆的底部贯穿至传动箱的内腔,所述转动杆的表面且位于传动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传动箱的内腔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传动杆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五齿轮,所述传动箱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立板,所述立板一侧的中心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七齿轮,所述立板的两侧均通过固定轴转动连接有第六齿轮,所述第六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具。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传动箱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宽度大于夹具的宽度。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的顶部贯穿至第一驱动箱的内腔并与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的底部贯穿至齿槽的内腔并与固定柱相啮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相啮合,所述蜗轮与蜗杆相啮合,所述第六齿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六齿轮分别与第五齿轮和第七齿轮相啮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夹具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夹具直径相同。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立柱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开关,所述第一电机、伸缩柱和第二电机的电性输入端均与开关的电性输出端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三同真空镀膜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三同真空镀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989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薄膜电池在线检测用提升翻转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虎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