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向正压式新风机的进风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01089.6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88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崔联民;李广彬;杨忠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民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8 | 分类号: | F24F7/08;F24F13/20;A01M1/08;F24F13/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谭雪婷;梁炎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向 正压 风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向正压式新风机的进风结构,该新风机包括外壳和设置外壳内部的进风腔。外壳的上端凹设容置槽,容置槽底部设有与进风腔连通的回风口以及LED紫光灯。容置槽内设有捕蚊盒,捕蚊盒的上端面设有进风网,其下端面通过回风口与进风腔连通。外壳的背侧设有与进风腔连通的新风进风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室内回风设置LED紫光灯和捕蚊盒,使得室内回风口可以将捕蚊盒诱捕过来的蚊虫吸引住并风干至死,从而使得新风机具备灭蚊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向正压式新风机的进风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建筑的密闭性及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我们居住的环境越来越差,许多房屋由于户型或者层高问题,根本不能满足人们对空气的基本需求。并且,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也愈加严重,室外空气中的颗粒物、有害气体也越来越多,简单的保持室内外空气的流通也已不能保障人们对洁净空气的需要。新风机作为一种空气净化设备,既能把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室外,又能把经过杀菌,消毒、过滤等措施后室外新气送入室内,使得室内外空气产生循环。因此,新风机的需求与日俱增。
单向正压式新风机是新风机的一种,其通过强制将室外新风送入室内,随着新风进入室内,室内会形成正压,在正压的作用下,室内污浊的空气会被挤出室外。单向正压式新风机引进的新风充足,能满足一定空间内的需求。相对于双向流新风机、全热交换新风机、显热交换新风机,其结构简单,造价低,更加经济实用。
现有的单向正压式新风机一般是采用单风道设计,室内回风口与室外进口均与进风室连通,仅用于进风,功能过于单一,不能满足人们对产品功能多样化的追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单向正压式新风机的进风结构,其可以利用回风口的吸力实现灭蚊功能,达到一机两用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单向正压式新风机的进风结构,该新风机包括外壳和设置外壳内部的进风腔。所述外壳的上端凹设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底部设有与进风腔连通的回风口以及LED紫光灯。所述容置槽内设有捕蚊盒,所述捕蚊盒的上端面设有进风网,其下端面通过回风口与进风腔连通。所述外壳的背侧设有与进风腔连通的新风进风口。
优选地,所述捕蚊盒包括底板和盒罩,所述底板的周侧设有若干卡扣片,所述盒罩的内侧周壁设有与卡扣片对应的卡槽。
优选地,所述底板与所述LED紫光灯相对的位置设有灯罩。
优选地,所述底板具有锥形部,所述锥形部位于所述回风口和LED紫光灯上方,锥形部上设有通风孔。
优选地,所述锥形部与底板的连接部位具有围堰部。
优选地,所述进风口的通风面积与所述回风口的通风面积为8:2。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室内回风口外壁设置容置槽,并在容置槽内设置LED紫光灯和捕蚊盒,并通过合理设置室外新风与室内回风比,使得室内回风口可以将捕蚊盒诱捕过来的蚊虫吸引住并风干至死,从而使得新风机具备灭蚊功能。
与现有的新风机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室内回风口设置捕蚊盒,可有效利用室内回风口处吸力将捕蚊盒诱捕的蚊虫风干致死,使得新风机在回风的同时还可以进行灭蚊,到达一机两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单向正压式新风机的进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捕蚊盒的分解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民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民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010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