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漏电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03896.1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56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森;聂胜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益而益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32 | 分类号: | H02H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新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6 | 代理人: | 杨胜军 |
地址: | 21512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电 保护装置 | ||
一种漏电保护装置,包括:开关模块,用于控制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力连接;漏电检测模块,漏电检测模块包括漏电检测线,用于检测第一供电线和/或第二供电线上是否存在漏电电流信号;自动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检测漏电检测线是否开路;驱动模块,被配置为在检测到漏电电流信号或检测到漏电检测线开路时,使开关模块断开以断开电力连接;其中,自动检测模块包括:继电器,继电器包括:第一线圈;第一开关;和第一二极管;其中,第一开关为常开开关,当漏电检测线开路时,第一线圈失电,使得第一开关闭合,从而使驱动模块控制开关模块断开。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漏电保护装置,在电源线漏电和漏电检测线开路时均能切断电源,更好地保障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漏电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电源线漏电保护装置(以下简称“LCDI”)是一种用电火灾安全保护装置,其主要结构是带有插头的电源线,主要功能是检测供电插头到负载电器(例如移动空调)之间电源线中的火线、零线等与导线防护层(漏电检测线)之间发生漏电流,切断用电设备电源,阻止火灾的产生,以提供安全保护。防止因电源线中的火线、零线、地线老化、磨损、挤压或动物啃咬等造成的电源线损伤、绝缘强度下降引起的电弧故障火灾。
但目前市场上的LCDI产品存在如下缺陷,当电源线中的漏电检测线开路或断开不具备漏电检测功能时,产品仍能正常工作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对电源线漏电情况和漏电检测线本身进行自动检测的电源线漏电保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出一种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模块,其耦接在主干线路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用于控制所述输入端与所述输出端之间的电力连接;漏电检测模块,所述漏电检测模块包括漏电检测线,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供电线和/或所述第二供电线上是否存在漏电电流信号;自动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漏电检测线是否开路;驱动模块,其耦接至所述开关模块、所述第一供电线和所述第二供电线以及所述自动检测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漏电检测线检测到所述漏电电流信号或所述自动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漏电检测线开路时,使所述开关模块断开以断开所述电力连接;其中,所述自动检测模块包括: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包括: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耦接在所述漏电检测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供电线之间;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耦接在所述第一供电线与所述驱动模块之间;和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耦接在所述漏电检测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供电线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开关为常开开关,当所述漏电检测线开路时,所述第一线圈失电,使得所述第一开关闭合,从而使所述驱动模块控制所述开关模块断开。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一螺线管,所述第一螺线管与所述开关模块耦接;和第一半导体元件,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半导体元件的控制极耦接并且所述第一半导体元件与所述第一螺线管耦接;并且其中,当所述漏电检测线检测到所述漏电电流信号时,所述漏电检测模块通过所述控制极触发所述第一半导体元件导通,使得所述第一螺线管产生磁场,从而使所述开关模块断开;或者当所述继电器检测到所述漏电检测线开路时,所述第一线圈失电使所述第一开关闭合,从而通过所述控制极触发所述第一半导体元件导通,使得所述开关模块断开。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并联连接的至少两个螺线管,所述至少两个螺线管均与所述开关模块耦接;和并联连接的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所述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的控制极均与所述第一开关耦接,并且所述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与所述至少两个螺线管耦接;并且其中,当所述漏电检测线检测到所述漏电电流信号时,所述漏电检测模块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半导体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半导体元件的控制极触发所述至少一个半导体元件导通,使得所述至少两个螺线管中的至少一个螺线管产生磁场,从而使所述开关模块断开;或者当所述继电器检测到所述漏电检测线开路时,所述第一线圈失电使所述第一开关闭合,从而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半导体元件的控制极触发所述至少一个半导体元件导通,使得所述开关模块断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益而益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益而益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038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五金加工用垃圾处理装置
- 下一篇:机封油罐压力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