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流变液剪切屈服应力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04182.2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93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郭迎庆;徐赵东;蔡辉;张伟;孙春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24 | 分类号: | G01N3/24;G01N3/06;G01N1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田凌涛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变 剪切 屈服 应力 测试 装置 | ||
1.一种磁流变液剪切屈服应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0)、电源(1)、转动电机(2)、扭矩传感器(3)、剪切轴(4)、剪切刀(5)、纯铁外壳(6)、钛合金盛液桶(7)、钛合金套筒(8)、顶盖块(9);
其中,钛合金套筒(8)为两端敞开、且相互贯通的直线形筒体结构,钛合金套筒(8)的筒体外周上绕设导电线圈(10);纯铁外壳(6)为封闭腔体结构,控制模块(0)设于纯铁外壳(6)的外部,钛合金套筒(8)以竖直姿态固定设置于纯铁外壳(6)的内部,且纯铁外壳(6)的内顶面、内底面、以及内壁一周,分别与钛合金套筒(8)和导电线圈(10)整体结构的各相对应位置对接,实现纯铁外壳(6)对钛合金套筒(8)和导电线圈(10)整体结构的包裹;导电线圈(10)的导线外接、串联控制模块(0)对接电源(1),由控制模块(0)控制对导电线圈(10)的通断电;
纯铁外壳(6)顶面上对应钛合金套筒(8)顶部端口的位置、设置贯穿纯铁外壳(6)顶面的通孔,该通孔的口径与钛合金套筒(8)顶部端口的口径相适应,且贯穿钛合金套筒(8)两端的中心线穿过该通孔的中心;钛合金盛液桶(7)为顶面敞开的桶体结构,钛合金盛液桶(7)沿其底面中垂线方向上的投影的形状、外径,与钛合金套筒(8)端口内部水平面的形状、内径相适应,钛合金盛液桶(7)以其底面呈水平姿态、固定设置于钛合金套筒(8)的端口内部,且钛合金盛液桶(7)的外周对接钛合金套筒(8)的内壁,以及钛合金盛液桶(7)的顶面敞开竖直向上,钛合金盛液桶(7)外底面至钛合金套筒(8)底部端口的区域填充纯铁结构,且该纯铁结构分别对接钛合金盛液桶(7)外底面、纯铁外壳(6)内底面、以及钛合金套筒(8)的内壁;钛合金盛液桶(7)内装载磁流变液(11);顶盖块(9)为纯铁材料制成,顶盖块(9)上截面的形状、外径与纯铁外壳(6)顶面上通孔截面的形状、内径相适应,顶盖块(9)可分离式、置于纯铁外壳(6)顶面上的通孔中,且顶盖块(9)的上表面与纯铁外壳(6)的外顶面相平齐,以及顶盖块(9)的下表面与钛合金盛液桶(7)内磁流变液(11)的液面相接触;
顶盖块(9)上设置贯穿其顶面、底面中心位置的通孔,该通孔的内径与剪切轴(4)的外径相适应;基于顶盖块(9)置于纯铁外壳(6)顶面上的通孔中,转动电机(2)设于纯铁外壳(6)顶面的正上方,且转动电机(2)上驱动杆端部竖直向下、指向顶盖块(9)上通孔的中心位置,以及转动电机(2)与纯铁外壳(6)彼此位置相对固定;剪切刀(5)为圆盘式刀片结构;转动电机(2)的驱动杆端部经过扭矩传感器(3)的检测接口、对接剪切轴(4)的其中一端,扭矩传感器(3)的位置相对转动电机(2)与纯铁外壳(6)的位置固定,剪切轴(4)的另一端竖直向下穿过顶盖块(9)上通孔后、固定对接剪切刀(5)圆盘式刀片结构其中一面的中点位置,且剪切刀(5)圆盘式刀片结构所在面与剪切轴(4)所在直线相垂直,以及各刀片所在共面位于钛合金盛液桶(7)内磁流变液(11)液面以下预设深度位置,转动电机(2)上驱动杆所在直线与剪切轴(4)所在直线相共线;转动电机(2)对接电源(1)进行取电,同时控制模块(0)连接转动电机(2)、对其进行控制,转动电机(2)工作由其驱动杆经扭矩传感器(3)带动剪切轴(4)转动,剪切刀(5)随剪切轴(4)的转动而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磁流变液剪切屈服应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弹性联轴器(12)、第一连轴(13)、第二连轴(14)、第二弹性联轴器(15);所述转动电机(2)的驱动杆端部经第一弹性联轴器(12)对接第一连轴(13)的其中一端,第一连轴(13)的另一端经过扭矩传感器(3)的检测接口、对接第二连轴(14)的其中一端,第二连轴(14)的另一端经第二弹性联轴器(15)对接剪切轴(4)的其中一端,转动电机(2)驱动杆所在直线、第一连轴(13)所在直线、第二连轴(14)所在直线、剪切轴(4)所在直线四者相共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0418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率节能烧结炉
- 下一篇:一种线路阻抗特性模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