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约束带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05412.7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1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梁惠红;佘应军;梁靖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F5/37 | 分类号: | A61F5/37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严诚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束带 | ||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约束带。约束带包括固定软板和绑带;固定软板能够卷绕成筒状,使固定软板能够绕着患者的待固定部进行缠绕包覆;当固定软板缠绕包覆于待固定部后,将绑带连接于固定软板上,并通过绑带将固定软板绑扎固定于待固定部上,以防止固定软板松脱;同时,卷绕成筒状的固定软板具有一定的强度,不易发生弯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患者的待固定部的活动;尤其在对患者的上肢进行固定时,待固定部为患者手臂的肘关节,固定软板包覆于肘关节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患者肘关节的活动,防止患者因肢体活动,尤其是肘关节的活动导致的肢体上插入的管道脱落,从而有效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约束带。
背景技术
在医院的临床科室中,四肢约束带常用于意识不清、治疗不能配合以及有自伤行为的患者,通过四肢约束带将患者的四肢固定在病床上,尤其是儿童医院,由于患者的年龄普遍较小,自控能力较低;但是现有的四肢约束带在对患儿进行固定时,固定效果差,尤其是患儿的肘关节仍能够活动,从而导致非计划性拔管频繁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约束带,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约束带对患者的固定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约束带,用于固定患者的肢体,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软板和绑带;所述固定软板能够卷绕成筒状,并套设于患者的待固定部上;所述绑带与所述固定软板相连接,用于将所述固定软板绑扎固定于所述待固定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软板包括记忆金属弹片和包塑层,所述包塑层包裹于所述记忆金属弹片外。
进一步地,所述绑带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软板的一端且背离所述待固定部的一侧板面上设置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绑带上设置有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可拆卸连接,以使所述绑带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固定软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软板为可伸缩软板;所述可伸缩软板包括第一软板和第二软板;所述第一软板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二软板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能够嵌入于所述滑槽内,并能够沿滑槽的长度方向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的宽度方向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锯齿。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软板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扣,所述固定软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绑带;所述绑带的一侧表面上沿其绑带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五连接部和第六连接部,所述绑带的自由端能够穿过所述固定扣,并通过所述第五连接部和第六连接部的连接对所述固定软板进行绑扎固定。
进一步地,还包括弹性连接绳和扣环;所述扣环位于所述固定部上;所述弹性连接绳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扣,以使所述弹性连接绳与所述绑带相连接;所述弹性连接绳的另一端能够绑扎连接于病床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固定部上的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包括壳体、开发板和第一声光报警器;所述开发板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声光报警器位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与压力传感器相连接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通过所述开发板与所述第一声光报警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装置还包括第二声光报警器;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与血氧仪相连接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通过所述开发板与所述第二声光报警器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未经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054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造影导管
- 下一篇:一种钢带放卷机的钢带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