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板涂布模块及平板涂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08941.2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26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董金城;李荔萍;周才凡;马文杰;杨梦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26 | 分类号: | C12M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2 | 代理人: | 李晓洁 |
地址: | 7121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板 模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板涂布模块,包含旋转工作台,旋转工作台上表面用于放置培养皿,旋转工作台绕自身轴线旋转;涂布结构,涂布结构包含棒体和连接杆,连接杆的第一端与棒体连接;机架,用于支撑涂布结构,其上部与连接杆的第二端连接;其中,旋转工作台绕自身轴线旋转时带动置于其上的培养皿旋转,使得棒体完成在培养皿内的涂布工作。本申请还提供平板涂布装置,包含若干平板涂布模块,平板涂布模块之间通过第一齿轮啮合传动;驱动模块,其带动旋转工作台转动。本申请提供的平板涂布模块根据实验需要以组合拼接的模块化形式组装,对多个培养皿同时完成涂布。平板涂布装置高度要求低,适用于实验室现有的无菌操作实验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菌液涂布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平板涂布模块及平板涂布装置。
背景技术
菌液涂布是研究微生物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大多数是由人工手动涂布完成。但是,人工操作枯燥、耗时、费力、重复性高且同一批平板涂布的均匀性很难保持一致。为了提高平板涂布的工作效率,减轻实验人员的劳动强度,在保证每个平板都能涂布均匀的情况下保证同一批平板的均匀性一致,还能够保证平板与平板之间不会有产生交叉感染的可能性,从而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度,因此,利用机器代替人工进行涂布平板操作显得至关重要。
申请号为2018112705482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用自动菌液涂布器,通过一个电动机输出回转运动,同时实现底盘四个培养皿的旋转运动和玻璃棒的直线往复运动,从而自动完成菌液的均匀涂布。由于各个培养皿之间组合方式固定,缺乏灵活性,同时该验室用自动菌液涂布器的高度尺寸较大,不适用于现有的无菌实验操作台。
迄今为止,国内外针对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接种仪的研究成果均尚未达到可广泛应用的程度,市场上可购的自动化接种仪大多数也还处于逐步改良、完善的阶段。故而国内外大型微生物实验室也鲜有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涂平板仪,而几乎没有中小型微生物实验室配备有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涂平板仪。到目前为止,尚未出现适用于中小型实验室、成本低廉且性能良好的涂平板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板涂布模块及平板涂布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多个培养皿的菌液涂布设备灵活性差,不适用于现有无菌实验操作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板涂布模块,包含:
旋转工作台,所述旋转工作台的上表面用于放置培养皿,所述旋转工作台绕自身轴线旋转;
涂布结构,所述涂布结构包含棒体和连接杆,所述棒体的长度小于所述培养皿的内径,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棒体连接;
机架,用于支撑涂布结构,其上部与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连接;
其中,所述旋转工作台绕自身轴线旋转时带动置于其上的培养皿旋转,使得所述棒体完成在培养皿内的涂布工作。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绕所述机架翻转带动所述棒体接触或远离所述培养皿。
优选地,所述棒体的长度为所述培养皿的内径的50%~85%。
优选地,所述棒体的材质为不锈钢。
优选地,所述平板涂布模块还包含: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旋转工作台同轴连接;连接板,装置于所述旋转工作台与所述第一齿轮之间,且所述机架底部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板的上方;其中,所述平板涂布模块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板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齿轮的下方设置连接板,使得上下两侧连接板平行且相对应排布。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的边缘上设有凹槽和/或凸缘,所述凹槽和凸缘的轮廓互相契合,使得连接板之间形成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平板涂布装置,包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089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户外防水执法仪数据采集终端
- 下一篇:一种提取浓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