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预制楼梯及其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09365.3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7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颜章扬;丁晨晨;颜仁将;颜章良;颜章伟;吕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弘仁住宅工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1/02 | 分类号: | E04F11/02;E04B1/38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苏张林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工业园区徐贾快***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预制 楼梯 及其 连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预制楼梯,包括踏步段、上挑耳、下挑耳,上挑耳的端部设置有水平伸出的挑耳预留钢筋;下挑耳上开设有贯穿下挑耳的T型孔,同时还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预制楼梯的连接装置,包括装配式预制楼梯和上层连接结构、下层连接结构;上层连接结构包括上层梯梁、从上层梯梁伸出的梯梁预留钢筋,梯梁预留钢筋与挑耳预留钢筋搭接,上层梯梁与上挑耳的连接处浇注超高性能混凝土;下层连接结构包括下层梯梁、从下层梯梁垂直伸出的锚固螺栓,锚固螺栓插入到下挑耳的T型孔中,在T型孔的上圆孔内灌注弹性材料。本实用新型降低施工中吊装定位难度,同时消除预制楼梯对主体结构的斜撑作用,保证预制楼梯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预制楼梯及其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近年来得到大力推广,其中预制楼梯施工方便快捷,安装就位后即可实时用于施工人员通行及材料运输,对于现场施工效率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预制楼梯往往是装配式建筑预制方案中的必选项目之一。预制楼梯关键技术问题在于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方式,对于减少预制楼梯对主体结构的斜撑作用,保证预制楼梯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安全,以及吊装施工时的难易程度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装配式楼梯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连接方式为梯段板的两端分别预留圆孔或方孔,用普通灌浆料(强度一般不小于80MPa)灌实。由于梯段板的两端均用高强度的灌浆料灌实,基本无法产生较大变形,在水平力(例如,地震或风荷载)作用下,当主体结构产生侧向变形时,楼梯会产生斜撑作用,对建筑主体结构(特别是楼梯间处的梁柱)产生不利影响。此外,一旦连接梯段板的螺栓在剪切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梯段板会失去约束,发生跌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无法起到楼梯作为疏散“安全岛”的作用。
第二种连接方式,梯段板的两端分别预留圆孔或方孔,一端用普通灌浆料灌实,另一端为空腔。其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楼梯沿梯跑方向的斜撑作用,但是,在垂直梯跑方向的地震力(惯性力)作用下,下端空腔中的螺栓在地震的冲击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剪切破坏,仅由上端的螺栓承载该地震力,梯段板惯性力对上端螺栓的偏心作用,会产生较大的扭转力矩,存在上端螺栓发生断裂的危险,有安全隐患。另外,之所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楼梯沿梯跑方向的斜撑作用,是因为该方案中存在座浆作业,梯梁上表面与预制楼梯之间存在座浆层,座浆层同预制楼梯之间的摩擦力较大,沿梯跑方向仍对主体结构存在一定的斜撑作用,并且在小震作用下,摩擦力又阻止了预制楼梯的弹性复位。再则,梯段板两端的预留孔同时套入梯梁上预埋螺栓中,施工时吊装定位难度大,容易造成滑动端的螺栓偏位插入预留孔,导致预留的滑移空间打折扣。
第三种为梯段板上下端都伸出钢筋与上层梯梁及下层梯梁现浇连接,该方案楼梯斜撑作用也需要参与主体结构计算,如偏心布置预制楼梯间对主体结构扭转不利;由于采用普通混凝土现浇连接,当搭接空间有限时为保证钢筋搭接长度,梯段板上下端伸出钢筋为弯锚钢筋,但是生产预制构件时甩出弯锚钢筋不容易制作,现场吊装安装时预制构件上甩出的弯锚钢筋与现浇梁的钢筋笼也容易位置冲突,施工困难。
综上所述,对预制楼梯连接节点的设计,应实现如下目标:1)小震及中震作用下弹性工作,大震作用下不跌落;2)沿梯跑方向地震作用下,使预制楼梯具有充分的水平滑移能力,消除或基本消除水平力作用下楼梯对主体结构的斜撑作用;3)在垂直梯跑方向的大震作用下保证上下端支座共同工作,共同受力,避免因先后受力被逐个击破的可能;4)使预制楼梯在小震及中震作用下具备一定的弹性自复位能力;5)降低施工中吊装定位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式预制楼梯及其连接装置,降低施工中吊装定位难度,同时消除预制楼梯对主体结构的斜撑作用,保证预制楼梯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弘仁住宅工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弘仁住宅工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093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按压效果的止血贴
- 下一篇:一种矿业充填用的充填料运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