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致变色滤光模块及摄像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10141.4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73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梁志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5 | 分类号: | G02F1/15;G02F1/163;G02F1/153;G03B11/00;H04N5/225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李健威 |
地址: | 516600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色 滤光 模块 摄像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致变色滤光模块,包括具有中心通光区域的模块支架和电致变色滤光片,所述电致变色滤光片装配于所述中心通光区域内;所述模块支架具有一体化电路,所述一体化电路用于将所述电致变色滤光片与驱动源导通。该电致变色滤光模块通过电致变色方式进行遮光态和滤光态的切换,具有小型化、轻薄化的优势。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摄像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致变色滤光模块及摄像头。
背景技术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保护个人隐私变得尤为重要,手机中的摄像头是获取信息的重要硬件设施,但是摄像头往往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不明软件或黑客在后台调用,导致用户的隐私外泄。因此考虑采用遮光片和滤光片相切换的方式,在不使用摄像头时切换遮光片进行遮光,在使用摄像头时切换滤光片进行滤光,但是传统的机械切换器结构复杂且较大,无法有效应用在微型摄像头上。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致变色滤光模块,通过电致变色方式进行遮光态和滤光态的切换,具有小型化、轻薄化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摄像头。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电致变色滤光模块,包括具有中心通光区域的模块支架和电致变色滤光片,所述电致变色滤光片装配于所述中心通光区域内;所述模块支架具有一体化电路,所述一体化电路用于将所述电致变色滤光片与驱动源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一体化电路一体化制作于所述模块支架的内部和/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一体化电路包括:
第一电接端子,用于与所述电致变色滤光片电性连接,位于所述中心通光区域的内侧面上;
第二电接端子,用于与驱动源电性连接,位于所述模块支架的上表面、下表面和外侧面中的至少一面上;
连接电路,用于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接端子和第二电接端子,位于所述模块支架的内部和/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电致变色滤光片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层、第一透明电极层、电致变色层、第二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层,所述第一透明层和/或第二透明层兼作滤光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明层和/或第二透明层为蓝玻璃滤光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明层包括相层叠的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一红外截止滤光膜,和/或,所述第二透明层包括相层叠的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一红外截止滤光膜。
一种摄像头,包括图像传感器、上述的电致变色滤光模块和光学镜头,所述电致变色滤光模块位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和所述光学镜头的出光端之间,且所述图像传感器位于所述模块支架内与所述电致变色滤光片相对应,以使所述光学镜头获取的成像光线经过所述电致变色滤光片后在所述图像传感器上进行成像。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镜头固定于所述模块支架的上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传感器搭载于一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模块支架的下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致变色滤光片通过所述一体化电路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电致变色滤光模块通过对所述电致变色滤光片通断电来进行遮光态和滤光态的切换,所述电致变色滤光片具有遮光态和滤光态,其在不通电时的颜色为黑色,成像光线无法透过,具有遮光效果,其在通电时的颜色为透明,成像光线可以透过,具有滤光效果,且把用于将所述电致变色滤光片与驱动源导通的电路一体化制作于所述模块支架上,形成所述一体化电路,不仅电接稳定性更高,而且具有小型化、轻薄化的优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101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电机器人外壳
- 下一篇:一种具有双层防老化结构的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