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助式纳肛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12204.X | 申请日: | 2019-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2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肖昌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昌亮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春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09 | 代理人: | 杨云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助式 纳肛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助式纳肛器,旨在提供一种旨在提供一种患者无需采用侧卧位姿势即可自行控制植入深度、给药用量、给药时间的纳肛器。它包括带有刻度的注射器、呈子弹状结构的植入体;该植入体垂直固定于坐垫块(10)上,固定在该坐垫块上的管嘴与设置在植入体(3)内部的流道(9)连通;植入体(3)的头部(5)呈子弹头状结构,其表面分布有多个分别与流道(9)连通的喷药孔洞;注射器(1)通过软管(2)与所述管嘴连通。本实用新型无需借助护理人员即可方便自助完成给药操作,是一种适合老年患者使用纳肛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纳肛器,尤其涉及一种自助式纳肛器,属于医疗用品。
背景技术
慢性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病。不仅常导致粪便嵌塞,易诱发肠梗阻、肠穿孔、痔疮、腹壁疝等肠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而且还可增加结肠癌风险等并发症;严重影响老男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临床上通常采用开塞露以及其他药物软膏等进行纳肛治疗。其中开塞露的使用方法是将细长导管或者通过螺纹与软膏连接的细长锥筒植入肛内,然后挤压球囊或软膏管,直至药剂进入直肠。很多直肠肿瘤也采取类似给药方式。此类方法操作虽然比较简单,但存在以下不足:
1)导管开口端、锥筒开口端往往比较坚硬粗糙,容易划伤直肠粘膜,造成肛周粘膜红肿、疼痛,甚至导致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2)导管或锥筒的植入深度难以掌握、给药量难以控制;
3)注入开塞露以后一般需要憋住保持5-10钟才能软化大便,但这对于年老体弱患者往往比较困难,等不及药剂发挥作用就已失控排出肛门,导致治疗效果欠佳。
4)为了方便给药和便于保留药物,一般都采用侧卧姿势操作,但老年患者动作比较迟缓,难以快速移步如厕,进而出现大便失禁的尴尬局面。
针对上述缺陷,各种形式的纳肛器因应而生,如名称为“一种纳肛药物推送器(CN207950321U)”、“一种治疗便秘的纳肛器(CN206007788U)”、“一种纳肛药物推送器(CN206007791U)”、“一种用于癌症病人肛肠给药的纳肛器(203425368U)”等,这些纳肛器大多采用类似于注射器的装置进行给药;虽然具有准确控制植入深度、给药剂量、防止药液流出、避免损伤肛周粘膜等优点,但由于患者无法自行观测,故仍然需采用侧卧姿势,需家人或护理人员帮助才能完成操作,易暴露隐私,且不能快速如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患者无需采用侧卧位即可自己控制植入深度、给药用量,且可长时间保留药液的自助式纳肛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带有刻度的注射器、呈子弹状结构的植入体;植入体垂直固定于坐垫块上,位于植入体内部的流道与固定于坐垫块上的管嘴连通,该管嘴通过软管与注射器连通;植入体的头部呈子弹头状结构,该头部的表面分布有多个分别与流道通的分流喷孔。
分流喷孔中可固定有单向阀。
植入体可以是由本体、通过螺纹与该本体连接的头部所构成的可拆卸组合式结构。
植入体的表面可以紧密地套有一次性使用的保护套,该保护套由具有弹性的套体、与该套体固定连接为一体的壳状套帽构成;该套帽的外表面为子弹头状结构,且分布有多个通孔;套帽内表面的形状与头部相适配,且分布有多个凸起。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因此具有以下优点:
1)植入体头部采用子弹头状结构,因此能够顺利植入肛内,可避免损伤肛周粘膜或直肠粘膜。
2)增加坐垫块,患者可以采用坐姿给药;因此既可方便掌握植入深度,又能利用自身重量堵塞肛门,彻底避免了传统侧卧姿势需长时间憋胀而导致体力消耗大、药液容易流出的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昌亮,未经肖昌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122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卫生间纸巾箱
- 下一篇:一种玻璃喷涂酸洗浓度调试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