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球阀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12986.7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87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宜杰;曾江;韩铮;吴红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裕(桐柏)精密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41/04 | 分类号: | F16K41/04;F16K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球阀 密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球阀密封装置,包括阀体和与阀体上部连接的压盖,所述阀体和压盖内部贯穿设有阀杆,所述阀杆靠近上部与压盖结合处设有推力轴承,靠近推力轴承在阀杆外壁径向设置一圆台;所述圆台下部在阀杆外壁设有上支撑环,所述上支撑环与阀体之间设有压垫;所述压垫底部在阀杆与阀体结合处设有O形圈组件,所述O形圈组件包括一O形圈和设于O型圈和阀杆之间的塑料环,所述O形圈中间设有金属隔离环,所述塑料环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所述O形圈组件下部在阀杆和阀体结合处还设有下支撑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提升了阀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且有效降低了用户的维护周期和成本,能够更好满足用户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球阀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球阀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球阀具有通径大、流体阻力小、介质通道平整光滑、开关迅速方便等特点,尤其是操作者能够通过手柄位置判断球阀的开关状态,天然气加注设备中常用球阀来进行控制。天然气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转移过程中所需球阀压力较大,为25Mpa,转移时对安全要求较高。由于使用频繁,使用几个月后,开关操作手柄会变得很沉,检查气密时会发现部分球阀阀杆出出线微漏,如不及时发现会出线安全事故。经过检查发现,阀杆处的O形圈磨损严重,阀杆与壳体的部分配合表面也出现摩擦划伤,即为阀杆微漏和手感变差的原因。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球阀密封装置,通过改进阀杆结构和密封方式,使阀杆的密封寿命得到了明显提高,操作手感保持灵活轻便,不仅提升了阀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且有效降低了用户的维护周期和成本,能够更好满足用户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球阀密封装置,包括阀体和与阀体上部连接的压盖,所述阀体和压盖内部贯穿设有阀杆,所述阀杆靠近上部与压盖结合处设有推力轴承,靠近推力轴承在阀杆外壁径向设置一圆台;所述圆台下部在阀杆外壁设有上支撑环,所述上支撑环与阀体之间设有压垫;所述压垫底部在阀杆与阀体结合处设有O形圈组件,所述O形圈组件包括一O形圈和设于O型圈和阀杆之间的塑料环,所述O形圈中间设有金属隔离环,所述塑料环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所述O形圈组件下部在阀杆和阀体结合处还设有下支撑环。
进一步地,所述阀杆上部与压盖结合处设有防尘圈。
所述下支撑环底部在阀杆和阀体结合处还设有两个半圆环。
所述塑料环壁厚为0.2-0.4mm。
所述上支撑环和下支撑环均采用聚醚醚酮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上述技术方案,将常见的O形圈改用中间具有金属隔离环的两道密封结构,O形圈磨损程度降低,操作手柄时手感明显轻便灵活,在O形圈和阀杆之间加装聚四氟乙烯塑料环,该塑料环在截止压力作用下抱紧阀杆,出线磨损后O形圈的压缩量回复给与塑料环的补偿,同时起到挡圈作用;将推力轴承设置在阀杆靠近上部,能够避免因密封件磨损产生的粉末状物影响轴承寿命;阀杆通过上下两个支撑环进行支撑,使阀杆处于摩擦力较小的状态,阀杆在工作时只受到球体和阀体密封面之间的扭力矩和推力轴承产生的摩擦力,由于阀杆与塑料环之间的摩擦力较小,推力轴承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介质的压力,使阀杆的密封性得以改善,同样所受扭力力也大为降低,操作手感就变得方便灵活;靠近推力轴承在阀杆外壁径向设置的圆台,防止阀杆因压力过高而冲出;两半圆环卡在阀杆上能方便将所有零件一起装入或取出阀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阀杆结构和密封方式,使阀杆的密封寿命得到了明显提高,操作手感保持灵活轻便,不仅提升了阀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且有效降低了用户的维护周期和成本,能够更好满足用户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特征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裕(桐柏)精密金属有限公司,未经东裕(桐柏)精密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129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底锅钎焊用铝片自动堆叠装置
- 下一篇:一种板材自动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