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化油回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13266.2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95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愿;张争光;吴建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道环保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D7/38 | 分类号: | B67D7/38;B67D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2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化 回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化油回流装置,包含加工中心,加工中心的侧壁上部设有设备预留口,设备预留口连接防静电软管的一端,防静电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支管;防静电软管与设备预留口之间设有回流装置,回流装置竖直设置,其上端连接防静电软管的下端,其下端与设备预留口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液化油回流装置,设置回流装置,由防静电软管流下的液化油会聚集在集液槽内,当液面高度到达渗油孔时,液化油会经渗油孔流入加工中心内,不经降低了液化油的损耗,也改善了设备及地面的卫生状况、减少了人工清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化油回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加工中心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和广泛;加工过程中起到冷却作用的乳化液会随着铣刀的高速运转和加工温度的提高发生气化现象。气化的乳化液会弥漫在空气中,不仅危害员工的身心健康、还容易引起设备的线路板短路。因此需加装废气处理系统,对加工中心产生的废气进行净化处理。
现有技术中加工中心的支管与设备预留口之间一般采用防静电软管连接。因速度降低、温度降低等条件的变化,使得气化的乳化油发生液化现象,液化的乳化液黏附在防静电软管内壁、并沿着内壁不断滑落汇流,最终流向设备预留口,因软管套接在预留口外侧、所以液化油会随着预留口外侧渗出,导致设备表面、地面附近经常有油污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化油回流装置,降低了液化油的损耗,改善了设备及地面的卫生状况,减少了人工清理的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化油回流装置,包含加工中心,所述加工中心的侧壁上部设有设备预留口,所述设备预留口连接防静电软管的一端,所述防静电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支管;
所述防静电软管与所述设备预留口之间设有回流装置,所述回流装置竖直设置,其上端连接所述防静电软管的下端,其下端与所述设备预留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回流装置包含连接管和集液槽,所述集液槽为漏斗状,所述集液槽开口朝上套设于所述连接管上,所述连接管上设有渗油孔,所述渗油孔的高度低于所述集液槽的上边缘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设备预留口之间设有弯管连接,所述弯管的一端与所述加工中心的侧壁垂直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直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弯管与所述设备预留口和所述连接管之间均设有密封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防静电软管与所述支管之间设有手动调节阀。
进一步地,所述加工中心的底部四角分别设有万向轮和调整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化油回流装置,设置回流装置,由防静电软管流下的液化油会聚集在集液槽内,当液面高度到达渗油孔时,液化油会经渗油孔流入加工中心内,不经降低了液化油的损耗,也改善了设备及地面的卫生状况、减少了人工清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回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管、2—手动调节阀、3—防静电软管、4—回流装置、5—弯管、6—加工中心、7—调整脚、8—移动轮、9—渗油孔、10—集液槽、11—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道环保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任道环保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132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球充气结构
- 下一篇:一种废塑料自动分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