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尘杯及风道一体式组件的旋风开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13596.1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3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宋卫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意达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9/16 | 分类号: | A47L9/16 |
代理公司: | 苏州瑞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9 | 代理人: | 周海燕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道 体式 组件 旋风 开口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尘杯及风道一体式组件的旋风开口结构,包括:尘杯、过滤部件和风道,尘杯包括以尘杯的高度方向的任一平面作为分割面的杯体和杯盖,过滤部件从尘杯的内端上设置的装配孔中可分离地插入尘杯内,风道设置于杯体的外壁上,风道的进风口位于杯体的外端,风道向尘杯内延伸,且风道呈螺旋形状,风道的出风口位于过滤部件的底部边沿的下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尘杯及风道一体式组件的旋风开口结构,进入吸尘器内部的垃圾不易堵塞过滤件和尘杯内腔之间的空间,保证吸尘器的吸力持续强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尘杯及风道一体式组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尘杯及风道一体式组件的旋风开口结构。
背景技术
手持吸尘器是目前新兴的一种吸尘器产品,其整体具有体型小巧、且携带及使用方便的特点,是一种介于普通家用吸尘器与便携式吸尘器之间的吸尘器产品。手持吸尘器比较适合用来清洁较小的空间,例如车内的清洁、家居窄小空间或者办公室工作台区域的清洁等。
目前手持吸尘器主要构成包括主机和尘杯组件,而其中吸尘器的尘杯进风口往往在过滤件的周边,导致垃圾容易卡死在过滤件和尘杯内腔之间,降低吸尘器的清洁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尘杯及风道一体式组件的旋风开口结构,进入吸尘器内部的垃圾不易堵塞过滤件和尘杯内腔之间的空间,保证吸尘器的吸力持续强劲。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尘杯及风道一体式组件的旋风开口结构,包括:尘杯、过滤部件和风道,尘杯包括以尘杯的高度方向的任一平面作为分割面的杯体和杯盖,过滤部件从尘杯的内端上设置的装配孔中可分离地插入尘杯内,风道设置于杯体的外壁上,风道的进风口位于杯体的外端,风道向尘杯内延伸,且风道呈螺旋形状,风道的出风口位于过滤部件的底部边沿的下方。
进一步地,风道的侧壁为弧形导流板。
进一步地,出风口的端面位于过滤部件的正前方。
进一步地,出风口的端面位于过滤部件轴线的竖直方向平面内。
进一步地,出风口的形状呈矩形。
进一步地,出风口的面积小于进风口的面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尘杯及风道一体式组件的旋风开口结构,包括:尘杯、过滤部件和风道,尘杯包括以尘杯的高度方向的任一平面作为分割面的杯体和杯盖,过滤部件从尘杯的内端上设置的装配孔中可分离地插入尘杯内,风道设置于杯体的外壁上,风道的进风口位于杯体的外端,风道向尘杯内延伸,且风道呈螺旋形状,风道的出风口位于过滤部件的底部边沿的下方。垃圾从进风口进入风道后,由最初的沿尘杯轴向运动转变为沿尘杯内壁切线旋转,经出风口进入尘杯,且出风口在尘杯的上方。由于风道整体位于过滤部件的前方,且出风口的底部位于过滤部件顶部切面的下方,因此垃圾不会直接冲击过滤部件的表面,从而不易被过滤件吸入和卡死在过滤件和尘杯内腔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尘杯及风道一体式组件的旋风开口结构,进入吸尘器内部的垃圾不易堵塞过滤件和尘杯内腔之间的空间,保证吸尘器的吸力持续强劲。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尘杯及风道一体式组件的旋风开口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尘杯及风道一体式组件的旋风开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尘杯及风道一体式组件的旋风开口结构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意达产品设计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意达产品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135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