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冲压成型化妆品内衬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16557.7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9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卞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广卓盛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44 | 分类号: | B26F1/44;B26D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旺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压 成型 化妆品 内衬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压成型化妆品内衬模具,包括横板,所述横板的底部底部四角均固接有第一圆杆,所述两个顶杆的外壁于通孔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块体的顶部固接有第二块体,所述第二块体的顶部加工有两个通孔,所述顶杆的外壁间隙配合于通孔的内壁,所述第二块体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圆筒,所述圆筒的内壁设有固定机构。该冲压成型化妆品内衬模具,通过L型板、圆筒和扭力弹簧的配合,浪费材料资源,通过顶杆、第二圆杆和第四压缩弹簧的配合,使得材料加工完成后,模具可将材料顶出模具槽,避免了存在现有的冲压模具将材料进行冲压后,材料陷入模具槽内,需要人工将材料进行拿取,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冲压模具涉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冲压成型化妆品内衬模具。
背景技术
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虽然现有的冲压模具可是实现对材料的加工,但存在材料在冲压平台上进行冲压加工时,刀具给予材料的冲力可能会将材料进行偏移,造成材料加工后,质量出现一定问题,无法正常使用,浪费材料资源的问题,且存在现有的冲压模具将材料进行冲压后,材料陷入模具槽内,需要人工将材料进行拿取,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成型化妆品内衬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虽然现有的冲压模具可是实现对材料的加工,但存在材料在冲压平台上进行冲压加工时,刀具给予材料的冲力可能会将材料进行偏移,造成材料加工后,质量出现一定问题,无法正常使用,浪费材料资源的问题,且存在现有的冲压模具将材料进行冲压后,材料陷入模具槽内,需要人工将材料进行拿取,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冲压成型化妆品内衬模具,包括横板,所述横板的底部底部四角均固接有第一圆杆,所述第一圆杆的外壁间隙配合有第二横板,所述第二横板的顶部固接有凹槽块,所述凹槽块的外壁间隙配合于横板的内壁,所述第二横板的底部固接有刀具,所述第一圆杆的底部固接有第一块体,所述第一圆杆的外壁间隙配合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顶部卡接于第二横板的底部,所述压缩弹簧的底部卡接于第一块体的顶部,所述第一块体的内壁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第一块体的内壁设有顶料机构,所述第一块体的内壁顶部加工有两个通孔,所述第一块体的内壁顶部贴合有第三横板,所述第三横板的顶部固接有两个顶杆,所述两个顶杆的外壁于通孔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块体的顶部固接有第二块体,所述第二块体的顶部加工有两个通孔,所述顶杆的外壁间隙配合于通孔的内壁,所述第二块体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圆筒,所述圆筒的内壁设有固定机构。
优选的,所述块体与第二块体的通孔位置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二圆杆、第二压缩弹簧、销轴、L型杆和扭力弹簧,所述第二圆杆间隙配合于圆筒的内壁,所述第二圆杆的外壁间隙配合有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顶部卡接于圆筒的内壁顶部,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底部卡接于第二圆杆的外壁,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外壁与圆筒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圆杆的顶部通过销轴转动相连有L型杆,所述销轴的外壁间隙配合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顶部卡接于L型杆的前端面,所述扭力弹簧的底部卡接于第二圆杆的前端面。
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第二销轴、长杆、滑套、滑杆、U型块和第三压缩弹簧,两个所述长杆通过第二销轴转动相连于第三横板的底部,两个所述长杆的底部通过第二销轴转动相连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内壁滑动相连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左右两侧固接有U型块,所述U型块的底部固接于第一块体的内壁底部,所述滑套的外侧卡接有第三压缩弹簧,所述第三压缩弹簧的内壁与滑杆的外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三压缩弹簧的外侧卡接于U型块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U型块位于第一块体的内壁顶部中点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广卓盛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广卓盛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165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气加热前轴调质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隐藏式灯帘收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