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振动给料机与固定装置间的迷宫式动态无间隙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16871.5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0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印文广;丁春辉;韩子钰;佟新;王国辉;孙冬梅;廉振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山钢铁集团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9/18 | 分类号: | B65G69/18;B65G65/44;B65G65/32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固定 装置 迷宫 动态 间隙 密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给料机与固定装置间的迷宫式动态无间隙密封结构,所述振动给料机的进料口与贮料仓底部的下料溜嘴配合连接,振动给料机的出料口与受料仓的入料口配合连接;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于进料口与下料溜嘴之间的第一迷宫式密封结构,以及设于出料口与入料口之间的第二迷宫式密封结构;第一迷宫式密封结构、第二迷宫式密封结构分别具有多道轴向密封面。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振动给料机的进料口、出料口处形成无间隙的动态密封,有效防止粉尘外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尤其涉及一种振动给料机与固定装置间的迷宫式动态无间隙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振动给料机是一种定量给料设备,用于把块状、颗粒状、粉状物料从贮料仓中定量、均匀、连续地输送到受料装置中,具有上料效率高、定向性能优良、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等特点。振动给料机本身是一个强迫振动的弹性系统,整个系统工作在低临界共振状态;而与其相连接的贮料仓、受料装置是固定不动的,因此振动给料机与两者之间很难形成有效的密封,而采用常规的封堵式密封结构极易在振动中失去密封性能,导致在振动给料机的进料口、出料口处均有粉尘外逸的情况,严重时粉尘在短时间内就会充满整个工作空间,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振动给料机与固定装置间的迷宫式动态无间隙密封结构,能够在振动给料机的进料口、出料口处形成无间隙的动态密封,有效防止粉尘外逸。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振动给料机与固定装置间的迷宫式动态无间隙密封结构,所述振动给料机的进料口与贮料仓底部的下料溜嘴配合连接,振动给料机的出料口与受料仓的入料口配合连接;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于进料口与下料溜嘴之间的第一迷宫式密封结构,以及设于出料口与入料口之间的第二迷宫式密封结构;第一迷宫式密封结构、第二迷宫式密封结构分别具有多道轴向密封面。
第一迷宫式密封结构由设于进料口上的第一密封组件一及设于下料溜嘴上的第一密封组件二组成,第二迷宫式密封结构由设于出料口上的第二密封组件一及设于入料口上的第二密封组件二组成;所述第一密封组件一与第一密封组件二之间、第二密封组件一与第二密封组件二之间分别形成多道轴向密封面。
所述进料口套设在下料溜嘴的外侧,进料口与下料溜嘴之间形成环形通道一,第一迷宫式密封结构设于环形通道一中;其中,第一密封组件一由设于进料口内侧的至少2道第一密封件一组成,第一密封组件二由设于下料溜嘴外侧的至少2道第一密封件二组成,第一密封件一与第一密封件二平行且交替设置;第一密封件一与下料溜嘴的外壁之间、第一密封件二与进料口的内壁之间分别留有20~30mm的间隙;相邻的第一密封件一与第一密封件二之间紧贴在一起形成轴向密封面。
所述环形通道一的横截面为矩形环或圆环形状,第一密封件一、第一密封件二具有与环形通道一横截面相配合的形状。
所述入料口处设入料口外框,出料口穿过入料口外框插入到受料仓中;出料口与入料口外框之间形成环形通道二,第二迷宫式密封结构设于环形通道二中;其中,第二密封组件一由设于出料口外侧的至少2道第二密封件一组成,第二密封组件二由设于入料口外框内侧的至少2道第二密封件二组成,第二密封件一与第二密封件二平行且交替设置;第二密封件一与入料口外框的内壁之间、第二密封件二与出料口的外壁之间分别留有20~30mm的间隙;相邻的第二密封件一与第二密封件二之间紧贴在一起形成轴向密封面。
所述环形通道二的横截面为矩形环或圆环形状,第二密封件一、第二密封件二具有与环形通道二横截面相配合的形状。
所述第一密封组件一、第一密封组件二、第二密封组件一、第二密封组件二均为橡胶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制作、安装和拆卸;
2)投入成本小,效果显著,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山钢铁集团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鞍山钢铁集团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168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