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肾内血液透析用植入式血液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17063.0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34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罗海丽;梁彩霞;黄社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海丽 |
主分类号: | A61M1/16 | 分类号: | A61M1/16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刘子钰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黔东南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液 透析 植入 引流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肾内血液透析用植入式血液引流管,包括能与人体血管相连通的植入采血管和与植入采血管相交接贯通的血液引出管,所述血液引出管上安装有截止阀,所述血液引出管的上端粘合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通过螺纹连接有紧固套,所述紧固套内滑动套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下端接触连接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下端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下端设置有扰流球。本方案通过在连接套内设计由密封套、连接条、连杆和扰流球构成的一体式结构,当血液流动时,可产生扰流作用,防止管壁出现血栓堆积,通过采用截止阀实现截流,使得截流更加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肾内血液透析用植入式血液引流管。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简称血透,通俗的说法也称之为人工肾、洗肾,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其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扩散、对流体内各种有害以及多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移出体外,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并吸达到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目的。
在进行血透时,需要使用植入式血液引流管,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2822255 U”提出一种血液透析用植入式血液引流管,该引流管缺乏防止血栓的措施,而且通过夹头截流,具有不稳定性。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肾内血液透析用植入式血液引流管,解决了现有的引流管缺乏防止引流时出现血栓的问题,而且传统的夹头截流方式存在隐患,具有不稳定性,难以确保截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肾内血液透析用植入式血液引流管,包括能与人体血管相连通的植入采血管和与植入采血管相交接贯通的血液引出管,所述血液引出管上安装有截止阀,所述血液引出管的上端粘合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通过螺纹连接有紧固套,所述紧固套内滑动套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下端接触连接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下端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下端设置有扰流球。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于:当血液引出管引出血液时,血液流过扰流球,由于连杆和扰流球均由橡胶材料制成,具体弹性,故血液流过时,可使得扰流球摆动,从而使得血液流动时产生扰流作用,可使得血栓不易附着在管壁,从而实现防血栓的功能;通过设计截止阀对血液引出管进行截流,更加安全可靠,避免传统的夹头方式截流导致截流不可靠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通过在连接套内设计由密封套、连接条、连杆和扰流球构成的一体式结构,当血液流动时,可产生扰流作用,防止管壁出现血栓堆积,通过采用截止阀实现截流,使得截流更加安全可靠。
进一步,所述血液引出管的端部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与血液引出管为一体式结构。通过凸缘的设计,方便血液引出管与连接套的装配。
进一步,所述紧固套的外侧设置外螺纹,所述连接套的内部设置内螺纹,紧固套的外螺纹与连接套的内螺纹通过螺纹连接。通过螺纹配合将连接套和紧固套进行紧固连接,对连接管进行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密封套置于连接套的内部下端,且与连接套的内部紧密套合。密封套具有良好的密封作用。
进一步,所述密封套、连接条、连杆和扰流球为一体式结构,且均由橡胶材料制成。橡胶材料具有弹性,血液流过时,扰流球可摆动,产生扰流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肾内血液透析用植入式血液引流管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肾内血液透析用植入式血液引流管的图1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肾内血液透析用植入式血液引流管的图2的密封套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海丽,未经罗海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170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城市绿化带
- 下一篇:用于农业废弃物处理的干式厌氧消化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