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点润滑泵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17122.4 | 申请日: | 2019-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71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薛增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德米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13/02 | 分类号: | F16N13/02;F16N13/10 |
代理公司: | 南京千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4 | 代理人: | 尚于杰;祁文彦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点 润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点润滑泵,包括电机、偏心轮、油桶和多个泵柱塞单元,还包括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的内圈套在偏心轮上,并与其紧配合连接,也可以通过焊接或者其他方式固定连接;所有泵柱塞单元的活塞杆末端与滚动轴承外圈的外周面自然接触,也可以固定连接。通过增加滚动轴承,有效放大偏心轮的偏心运动,同时利用滚动轴承良好的低摩擦性能,大大降低偏心轮旋转的阻力,从而可以有效降低电机的功率,以及驱动较多泵柱塞单元增加出油点,既高效节能,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润滑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点润滑泵。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多点润滑泵常采用电机驱动偏心轮转动,通过偏心轮转动来直接驱动多个泵柱塞单元循环动作实现润滑油或润滑脂增压后输出。泵柱塞单元的活塞杆末端直接与偏心轮的外周面接触,则往往偏心轮的设计尺寸较大,且偏心轮与活塞杆末端的直接摩擦较大,导致驱动力成倍增加,为了防止因电机功率不足发生堵转现象,因此需要加大电机功率,导致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点润滑泵,解决现有技术中多点润滑泵的偏心轮设计尺寸大、电机功率不足发生堵转现象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点润滑泵,包括泵体、电机、偏心轮、油桶和多个泵柱塞单元,还包括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的内圈套在偏心轮上,并与其紧配合连接;所有泵柱塞单元的活塞杆末端与滚动轴承外圈的外周面相接触。
通过在偏心轮上套设滚动轴承,电机驱动偏心轮转动后,带动滚动轴承的内圈一起转动,使整个滚动轴承做偏心运动,使滚动轴承的外圈推动每个泵柱塞单元的活塞杆做往复运动,从而驱动所有泵柱塞单元动作将内部的润滑油或润滑脂推出。
通过增加滚动轴承,有效放大偏心轮的偏心运动,同时利用滚动轴承良好的低摩擦性能,大大降低偏心轮旋转的阻力,从而可以有效降低电机的功率,以及驱动较多泵柱塞单元增加出油点,既高效节能,降低成本。
进一步改进,所述滚动轴承的内圈与偏心轮采用过盈配合连接;或者,滚动轴承的内圈与偏心轮通过焊接或键连接。防止在转动过程中滚动轴承的内圈与偏心轮脱离影响多点润滑泵的正常使用,或者内圈与偏心轮脱离之间发生相对转动而增大摩擦、提高加能耗。
进一步改进,所述泵柱塞单元的活塞杆末端与滚动轴承外圈的外周面自然接触;或者泵柱塞单元的活塞杆末端与滚动轴承外圈的外周面固定连接。
因为在偏心轮转动过程中,滚动轴承的内圈和外圈发生相对转动,而外圈于泵柱塞单元的活塞杆末端紧密抵靠在一起,基本不会发生相对转动而产生摩擦阻力,因此二者之间无需固定。当然,也可以将泵柱塞单元的活塞杆末端与滚动轴承外圈的外周面固定连接,以确保二者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增加滚动轴承,有效放大偏心轮的偏心运动,同时利用滚动轴承良好的低摩擦性能,大大降低偏心轮旋转的阻力,从而可以有效降低电机的功率,以及驱动较多泵柱塞单元增加出油点,既高效节能,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多点润滑泵的立体图。
图2为局部去除油桶壳体的结构视图。
图3为图2的A部局部放大试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德米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德米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171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能转换高效的外取热器
- 下一篇:发电机组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