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传感器的接线结构、传感器及液位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17948.0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13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查华明;方毅;张艺耀;马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阳市新泰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26 | 分类号: | G01F2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金兰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 接线 结构 液位计 | ||
1.一种传感器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引线(2)、连接套管(3)、第一绝缘套管(4)、以及凸出设置于传感器(20)的外部金属电极(201)的引线端的引线套管(1);
所述传感器引线(2)的外屏蔽层(23)与所述引线套管(1)电连接,所述传感器引线(2)的芯线(21)穿过所述引线套管(1)并与所述传感器(20)的内部金属电极电连接,所述连接套管(3)紧固套设所述传感器引线(2)及所述引线套管(1),以使两者紧固相连;
所述第一绝缘套管(4)紧固套设所述连接套管(3)及所述传感器引线(2),以使两者紧固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引线(2)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所述芯线(21)、第一绝缘层(22)、所述外屏蔽层(23)以及第二绝缘层(24),所述芯线(21)及所述第一绝缘层(22)穿过所述引线套管(1)以与所述传感器(20)的内部金属电极实现电连接,所述外屏蔽层(23)包括分离部(231)和结合部(232),所述分离部(231)与所述第一绝缘层(22)相分离并套设于所述引线套管(1)的外侧壁,所述结合部(232)与所述第一绝缘层(22)贴合,所述第二绝缘层(24)套设于所述结合部(232)的外周面,所述连接套管(3)紧固套设所述分离部(231)及所述第二绝缘层(24),所述第一绝缘套管(4)紧固套设所述连接套管(3)及所述第二绝缘层(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套管(4)构造为套筒结构,且该套筒结构包括套筒本体(41)和形成在所述套筒本体(41)一端的端盖(42),所述端盖(42)上形成有过孔(421),所述套筒本体(41)的内周壁和所述连接套管(3)的外周壁形成紧配合,所述传感器引线(2)穿过所述过孔(421)以与所述引线套管(1)相连,且所述第二绝缘层(24)与所述过孔(421)的内周壁形成紧配合,所述端盖(42)的内侧壁(422)与所述连接套管(3)的端面形成紧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感器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本体(41)的所述内周壁及所述端盖(42)的所述内侧壁(422)均通过热熔的方式分别与所述连接套管(3)的所述外周壁及所述端面接合,所述过孔(421)的内周壁通过胶粘的方式与所述第二绝缘层(24)的外周壁接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管(3)紧固套设在所述第二绝缘层(24)上的部分的长度范围在7.5mm~8.5m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结构还包括第二绝缘套管(5),所述第二绝缘套管(5)设置于所述引线套管(1)的内部并与其内壁贴合,所述芯线(21)及所述第一绝缘层(22)穿过所述第二绝缘套管(5)以与所述传感器的内部金属电极实现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感器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套管(4)和所述第二绝缘套管(5)均为FEP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传感器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管(3)采用冷压工艺套设于所述传感器引线(2)及所述引线套管(1)。
9.一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的接线结构。
10.一种液位计,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感器(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阳市新泰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未经德阳市新泰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1794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海峡海底电缆运维的船岸无线通信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锅炉和风机实证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