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过冷结构的蓄冷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18193.6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00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龙;崔梦迪;石文星;李先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30;F25B3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郑越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过冷 结构 空调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过冷结构的蓄冷空调系统,包括:冷水机组,包括围合成闭环回路的压缩机、过冷型冷凝器、节流装置以及蒸发器;与所述过冷型冷凝器连通的冷却水管路和过冷水管路,所述冷却水管路和所述过冷水管路用于分别对所述过冷型冷凝器中的制冷剂进行冷凝和过冷;蓄冷槽,与供水接口和回水接口连通,用于向末端供冷,也与所述过冷型冷凝器连通,储存在所述蓄冷槽中的低品位冷水作为过冷水经所述过冷水管路输送至所述过冷型冷凝器中,以对所述过冷型冷凝器中的、经所述冷却水管路冷却后的制冷剂进行过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占地体积小、能耗小的具有过冷结构的蓄冷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过冷结构的蓄冷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蓄冷空调是一种能在电力低谷期蓄存冷量,在电力高峰期释放冷量的空调系统,其优势在于:一、有利于降低电力的峰值负荷,减小电网压力,有助于供给侧电力调峰;二、用户侧可利用峰谷电价差异,在低谷期蓄存更多冷量,以减小高峰期的系统能耗,实现系统经济运行,同时可用蓄存的冷量满足峰值冷负荷的需求,因此可降低系统容量,减小初投资。
常见的蓄冷空调形式为冰蓄冷空调与水蓄冷空调,其中,冰蓄冷空调要求低蒸发温度,使得系统在运行时能效较低;水蓄冷空调通常由于蓄水可利用的温差较小(通常5℃~7℃),需要配套相应较大占地体积的蓄水池,因此建筑占地成本较高。常见的蓄冷空调系统采用常规冷水机组,冷凝器对制冷剂的冷却能力受限于冷却水温,无法实现较大的过冷度以提高能效。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空调占地体积大、能耗大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占地体积小、能耗小的具有过冷结构的蓄冷空调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过冷结构的蓄冷空调系统,包括:
冷水机组,包括围合成闭环管路的压缩机、过冷型冷凝器、节流装置以及蒸发器;
与所述过冷型冷凝器连通的冷却水管路和过冷水管路,所述冷却水管路和所述过冷水管路用于分别对所述过冷型冷凝器中的制冷剂进行冷却和过冷;
蓄冷槽,与供水接口和回水接口连通,用于向末端供冷,也与所述过冷型冷凝器连通,储存在所述蓄冷槽中的低品位冷水作为过冷水经所述过冷水管路输送至所述过冷型冷凝器中,对所述过冷型冷凝器中的、经所述冷却水管路冷却后的制冷剂进行过冷。
进一步,所述蓄冷槽还与所述蒸发器连接。
进一步,所述蒸发器还与所述供水接口和回水接口连通,用于向末端供冷。
进一步,所述冷却水管路包括与过冷型冷凝器连接的冷却水出口、以及冷却水入口,所述冷却水出口、冷却水入口和所述过冷型冷凝器形成一个循环系统。
进一步,在所述蓄冷槽为分层水罐。
进一步,所述过冷型冷凝器包括:
第一管体,具有允许所述冷却水管路中的冷却水进入的第一进水口和允许冷却水排出的第一出水口;
第二管体,与所述第一管体并列设置,具有允许所述过冷水管路中的过冷水进入的第二进水口和允许过冷水排出的第二出水口。
进一步,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为一体成型件。
进一步,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内置在一壳体中。
进一步,在所述第一管体或所述第二管体内设有若干个允许冷却水或过冷水流通的管路。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181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电压断路器隔离结构
- 下一篇:殿式建筑十字脊屋面斜沟排水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