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围栏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19279.0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97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祝捷;丁古将;彭杰;杨学;徐永祥;杭泉;夏杰;温树华;顾荣泉;焦春生;宋亚平;赵本超;顾玮;陆强;徐鑫;王树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同力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7/14 | 分类号: | E04H17/14;E04H17/20;E04H17/22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董慧婷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围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节能围栏在立柱上设有通孔,第一伸缩管在通孔处穿过立柱与第二伸缩管连接,第二伸缩管一端设有内隔挡片一,内隔挡片一可在第一伸缩管内伸缩滑动,第一伸缩管的一端在立柱外侧设有外隔挡片,第二伸缩管与第三伸缩管连接,第三伸缩管一端设有内隔挡片二,隔挡片二可在第二伸缩管内伸缩滑动,第三伸缩管上设有连接装置,连接装置上设有销钉,立柱的底部两侧设有折叠支板,折叠支板通过铰链与立柱可活动连接,立柱在折叠支板的两侧设有放置槽;该节能围栏各个连接处均可拆卸,便于安装运输,且能够二次利用,使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围栏。
背景技术
为保证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及外界人员的误闯入,在现场工作需要时,往往需要在工作地点周围装设安全遮拦,不仅是保证现场工作人员安全的一项技术措施,也能够防止无关人员误入,但是目前围栏安装拆卸不便,且不易搬运,使用过后不能二次使用,浪费资源。
为解决上述所提出的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节能围栏在立柱上设有通孔,第一伸缩管在通孔处穿过立柱与第二伸缩管连接,第二伸缩管一端设有内隔挡片一,内隔挡片一可在第一伸缩管内伸缩滑动,第一伸缩管的一端在立柱外侧设有外隔挡片,第二伸缩管与第三伸缩管连接,第三伸缩管一端设有内隔挡片二,隔挡片二可在第二伸缩管内伸缩滑动,第三伸缩管上设有连接装置,连接装置上设有销钉,立柱的底部两侧设有折叠支板,折叠支板通过铰链与立柱可活动连接,立柱在折叠支板的两侧设有放置槽;该节能围栏各个连接处均可拆卸,便于安装运输,且能够二次利用,使用可靠。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一种节能围栏,包括立柱,第一伸缩管,第二伸缩管和第三伸缩管,所述立柱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一伸缩管在通孔处穿过立柱与第二伸缩管连接,所述第二伸缩管一端设有内隔挡片一,所述内隔挡片一可在第一伸缩管内伸缩滑动,所述第一伸缩管的一端在立柱外侧设有外隔挡片,所述第二伸缩管与第三伸缩管连接,所述第三伸缩管一端设有内隔挡片二,所述隔挡片二可在第二伸缩管内伸缩滑动,所述第三伸缩管上设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为长方体,所述连接装置上设有销钉,所述立柱的底部两侧设有折叠支板,所述折叠支板通过铰链与立柱可活动连接,所述立柱在折叠支板的两侧设有放置槽。
优选的,所述放置槽与折叠支板的大小相匹配,当折叠支板收起时,所述折叠支板落入放置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管、第二伸缩管与第三伸缩管的长度一致。
优选的,所述立柱、所述第一伸缩管、第二伸缩管与第三伸缩管分别为两个,所述连接装置将两第三伸缩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节能围栏在立柱上设有通孔,第一伸缩管在通孔处穿过立柱与第二伸缩管连接,第二伸缩管一端设有内隔挡片一,内隔挡片一可在第一伸缩管内伸缩滑动,第一伸缩管的一端在立柱外侧设有外隔挡片,第二伸缩管与第三伸缩管连接,第三伸缩管一端设有内隔挡片二,隔挡片二可在第二伸缩管内伸缩滑动,第三伸缩管上设有连接装置,连接装置上设有销钉,立柱的底部两侧设有折叠支板,折叠支板通过铰链与立柱可活动连接,立柱在折叠支板的两侧设有放置槽;该节能围栏各个连接处均可拆卸,便于安装运输,且能够二次利用,使用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围栏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围栏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1、立柱;2、通孔;3、第一伸缩管;4、第二伸缩管;5、第三伸缩管;6、连接装置;7、销钉;8、外隔挡片;9、铰链;10、折叠支板;11、放置槽;12、内隔挡片一;13、内隔挡片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同力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同力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192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环保建筑垃圾回收处理厂
- 下一篇:一种新型耳部艾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