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止鼾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20617.2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97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文良 |
主分类号: | A61F5/56 | 分类号: | A61F5/56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101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止鼾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止鼾器由上下二个牙套组成,上下牙套的组合便于嘴巴张合,每个牙套呈U型由牙套壁、牙槽和锯齿状咬合面构成,锯齿状咬合面便于咬合稳定自然。上下牙套的各个面上都设有通气孔,使呼吸自如,吸入的空气变得干净、温暖和湿润。在牙槽壁与锯齿状的连接处的内侧各有一条槽沟,使牙槽宽度有一定的扩张弹性,满足不同大小牙齿牙龈和嘴巴张合程度使用者更舒适的使用。特别设计了二种垫片,增高垫片放在牙槽内,以提高嘴巴的张开程度,提高止鼾效果,扩张垫片放在牙槽内以扩大牙槽的宽度,减小牙套壁对牙齿牙龈的压力,使用更舒适。在下牙套上增加了压舌板,可以在佩戴时让舌头伏在下颚上,也能使某些使用者适应舌头往上顶的习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止鼾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止鼾器。
背景技术
打鼾是由上呼吸道狭窄,松弛状态下,在较急的气流下发生振动而产生的声音。颚垂过大、舌部肥大、扁桃体肥大、颊肌松弛等都容易引起打鼾。熟睡后鼾声响度增大超过60dB以上,妨碍正常呼吸时的气体交换,称鼾症,某些鼾症患者兼有睡眠期间不同程度憋气现象,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表现严重打鼾、憋气、夜间呼吸暂停、梦游、遗尿和白昼嗜睡,还可伴有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继发症,如高血压、心脏肥大、心律不齐,某些患者肺功能检查有不同程度慢性肺损伤,此外尚有情绪压抑及健忘等。
医学研究表明,轻度的鼾声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引起医学界关注的鼾症是睡眠中伴有呼吸暂停的鼾症,可导致不同程度缺氧,时间久了,会引起人体内激素分泌功能紊乱,从而造成多种系统、组织器官的损害;引起大脑、血液严重缺氧,形成低血氧症,对心血管系统损害甚大,可引起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心率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中风、性功能障碍等,严重者可致夜间猝死。儿童鼾症则会影响身体与智力发育。
目前,对鼾症的治疗方法有物理方法治疗,即睡眠时使用止鼾器。其原理是:通过放置在口腔中个性化配制的器械,不仅扩大了口腔内通气空间,而且使患者下颌固定在适当的前伸位,下颌的前伸使得颏舌肌牵引舌体前伸,这样舌后部的呼吸通道就被打开了。同时舌的前移减少了舌体对悬雍垂的压迫,其后部的呼吸通道也被打开了。从而提高了通气量,改善供氧,消除或减低鼾声,是鼾症得到有效的治疗。这种治疗方法是无创、费用低、效果明显;缺点是患者需要几天时间适应戴止鼾器睡眠。
但现有的止鼾器具有以下缺陷:
1:无法调节口腔的张合程度,导致无法同时满足不同使用者的止鼾需求;
2:使用时无法更自由地张合嘴巴;
3:不能对吸入的空气净化、温暖和湿润;
4:不能扩张牙槽宽度,以减少牙套壁对牙齿和牙龈的压力;
5:无法对舌头进行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止鼾器,以解决现有止鼾器无法调节口腔打开高度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止鼾器,包括:上牙套、下牙套;
所述上牙套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牙槽,所述第一牙槽的两端设有开口,所述第一牙槽的靠近舌侧的壁为第一舌侧壁,所述第一牙槽的靠近唇侧的壁为第一唇侧壁;所述上牙套的下表面上均布有若干第一凸起部,所述上牙套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一凸起部配合形成第一咬合面;
所述下牙套的上表面上均布有若干第二凸起部,所述下牙套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凸起部配合形成第二咬合面;所述下牙套的下表面上设有第二牙槽,所述第二牙槽的两端设有开口,所述第二牙槽的靠近舌侧的壁为第二舌侧壁,所述第二牙槽的靠近唇侧的壁为第二唇侧壁;相邻的所述第二凸起部配合形成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相对应的凹陷部;
止鼾状态下,所述上牙套的第一凸起部卡入所述下牙套的所述凹陷部内;所述上牙套的第一凸起部也可与所述下牙套的第二凸起部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文良,未经王文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06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