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塞贝克效应的除霜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20799.3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61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臧润清;李晓静;董浩;李骁啸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商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47/00 | 分类号: | F25B47/00;H02N1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仝林叶 |
地址: | 30013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贝克 效应 除霜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塞贝克效应的除霜系统。本实用新型包括PN结、联动开关K1、蓄电池、联动开关K2、电热丝;PN结的热端上的金属导体两端通过导线分别与联动开关K1相连,联动开关K1与蓄电池的正负极分别相连,蓄电池正负极通过导线分别连接联动开关K2,接联动开关K2与电热丝相连形成回路。本实用新型将蒸发器产生的冷量作为PN结的冷端,冷凝器释放出的热量作为PN结热端,由于塞贝克效应产生电流,可对蓄电池充放电,并对蒸发器上的电热丝加热,实现制冷系统的除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塞贝克效应的除霜系统。
背景技术
制冷系统在冬季使用时蒸发器温度过低会导致结霜,如果不及时除掉,将影响热交换效果,造成制冷量降低,库温下降慢,电量消耗增加。常用的除霜方法有使用四通换向阀逆向除霜、热气旁通除霜、电加热除霜、盐水除霜和冷媒除霜等,但是使用四通换向阀逆向除霜使得温度产生较大波动,热气旁通除霜的除霜时间较长,电加热除霜消耗电能的同时还易损坏设备,盐水除霜提高了而此结霜的几率,冷媒除霜结构复杂。
制冷系统中的冷凝器通常是用冷却水塔来进行散热的,但是将冷凝热量排放到大气环境中去,既浪费能源,又会造成热污染,使城市的热岛效应加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利用蒸发器与冷凝器所产生的冷量与热量形成塞贝克效应,提供一种基于塞贝克效应的除霜系统。
一种基于塞贝克效应的除霜系统,包括PN结、联动开关K1、蓄电池、联动开关K2、电热丝;PN结的热端上的金属导体两端通过导线分别与联动开关K1相连,联动开关K1与蓄电池的正负极分别相连,蓄电池正负极通过导线分别连接联动开关K2,接联动开关K2与电热丝相连形成回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可以将冷凝器与蒸发器产生的热量与冷量通过PN结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达到节约能源,回收废热的目的。
2.利用塞贝克效应所产生的电流可以随时对放置在蒸发器上的电热丝加热,进而对该制冷系统进行除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塞贝克效应除霜的制冷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系统,但不用于限定本系统。
如图1,一种基于塞贝克效应的除霜系统,包括PN结1、联动开关K1、蓄电池2、联动开关K2、电热丝3;PN结的热端上的金属导体两端通过导线分别与联动开关K1相连,联动开关K1与蓄电池的正负极分别相连,蓄电池正负极通过导线分别连接联动开关K2,接联动开关K2与电热丝相连形成回路。
当联动开关K1闭合、联动开关K2断开时,此时处于对蓄电池充电的过程。风机将制冷系统中的冷凝器产生的热量吹至PN结的热端,将蒸发器产生的冷量吹到PN结的冷端,这样由于温差的存在,PN结热端的金属导体就会产生电流,联动开关K1闭合,就与蓄电池形成一个闭合回路,对蓄电池充电。
当联动开关K2闭合时,就会使蓄电池、联动开关K2与电热丝形成闭合回路,蓄电池放电,电热丝通电,就可以对制冷系统进行除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商业大学,未经天津商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07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转动的感应水龙头
- 下一篇:一种车身顶盖专用存放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