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压、气压工装涨套密封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21603.2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5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隋安东;冯晓明;刘德庆;盖成武;胡昌向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艾迪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1/40 | 分类号: | B23B31/40 |
代理公司: | 烟台智宇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30 | 代理人: | 李增发 |
地址: | 264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气压 工装 密封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气压工装涨套密封保护装置,包括有盖板、密封胶圈、保护涨套、基座及装配螺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气压工装涨套密封保护装置,利用薄白口铁做环状盖板,结构形状要具有大的弹性空间,同时把基座顶部包裹在内,且满足涨套和基座之间的活动空间,采用比较软的橡胶薄软垫片制作,由于其材质比较软,弹性较好,在工作过程中触及基座也不会造成损伤,能有效的遮盖住间隙,防止杂质等落入之内,对配合面造成损伤,延长了工装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气压工装涨套密封保护装置,属于工装夹具领域。
背景技术
液压涨套工装由基座与机床固定,基座中间是由夹紧涨套,以及液压缸,拉杆,涨套导向块等组成的夹紧机构。现有液压涨套夹具,涨套在夹紧工件时,存在向下和向内同时运动的过程,在工作时外界杂质或加工废料很容易进入部件涨套与基座的间隙中,不能自动排除,人工处理会非常麻烦,若不做防护这会造成配合面的损伤,影响工装和工件的加工精度,缩短了工装的使用寿命,增大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气压工装涨套密封保护装置,以解决涨套与基座间易落入废料和杂志的问题,更好的保护液压工装。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液压、气压工装涨套密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盖板、密封胶圈、保护涨套、基座及装配螺钉,其中保护涨套与基座间相互配合构成间隙,所述盖板、密封胶圈依次叠放置于保护涨套、基座的上方,其中保护涨套、盖板及密封胶圈上设有螺栓孔,装配螺钉依次穿过盖板、密封胶圈及保护涨套将其固定连接,所述盖板为环形盖板,其中央设有通孔,通孔的外圆周向内一侧设有阻隔。
进一步地,所述阻隔厚度大于密封胶圈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由薄白口铁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胶圈由橡胶薄软垫片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气压工装涨套密封保护装置,利用薄白口铁做环状盖板,结构形状要具有大的弹性空间,同时把基座顶部包裹在内,且满足涨套和基座之间的活动空间,胶圈采用比较软的橡胶薄软垫片制作,由于其材质比较软,弹性较好,在工作过程中触及基座也不会造成损伤,能有效的遮盖住间隙,防止杂质等落入之内,对配合面造成损伤,延长了工装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途中,1、盖板,2、密封胶圈,3、保护涨套,4、基座,5、装配螺钉,6、阻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液压、气压工装涨套密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盖板1、密封胶圈2、保护涨套3、基座4及装配螺钉5,其中保护涨套3与基座4间相互配合构成间隙,所述盖板1、密封胶圈2依次叠放置于保护涨套3、基座4的上方,其中保护涨套3、盖板1及密封胶圈2上设有螺栓孔,装配螺钉5依次穿过盖板1、密封胶圈2及保护涨套3将其固定连接,所述盖板1为环形盖板,其中央设有通孔,通孔的外圆周向内一侧设有阻隔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阻隔6厚度大于密封胶圈2的厚度,阻隔6能有效的防护从侧面溅射的杂质等,防止其进入间隙影响工装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艾迪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烟台艾迪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16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滤清器
- 下一篇:开闭式感应加热线圈单元、感应加热线圈总成和正火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