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板和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22856.1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56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吴仪娜;陈栋;蒋逸雄;张亚丽;张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6 | 分类号: | H01M2/16;H01M2/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7 广东省深圳市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板 电池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板和电池模组。一种隔板,包括第一缓冲层、多个隔离块及第二缓冲层,多个隔离块间隔设置在第一缓冲层的一侧上,每个所述隔离块中包覆有填充物,所述填充物选自冷却液及阻燃剂中的至少一种;第二缓冲层设置在多个隔离块远离所述第一缓冲层一侧的上。上述隔板的多个隔离块间隔设置在第一缓冲层的一侧上,以使相邻的两个隔离块之间能够形成散热通道,及时疏导使用过程中相邻电芯之间的热量,以减小电池包的热失控风险;同时每个隔离块中包覆有填充物,填充物选自冷却液及阻燃剂中的至少一种,一旦电池包发生热失控,在温度或压力下填充物能够立即释放,以降低热失控带来的危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隔板和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为了提升电池包内电芯的稳固性,电池包内相邻电芯间会放置一种回形框式的传统泡棉隔板,以吸收电芯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在电芯组装的过程中,会采用一定的预紧力使泡棉产生预变形,加强电池包内电芯的稳固性。但是预压紧的相邻电芯与回形框式泡棉之间会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导致使用过程中相邻电芯之间的热量滞留在密闭空间,而增加电池包的热失控的风险;同时,传统的泡棉隔板也无法降低热失控带来的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减小热失控风险并降低热失控危害的隔板。
此外,还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
一种隔板,包括:
第一缓冲层;
多个隔离块,间隔设置在第一缓冲层的一侧上,每个所述隔离块中包覆有填充物,所述填充物选自冷却液及阻燃剂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缓冲层,设置在多个隔离块远离所述第一缓冲层一侧的上。
上述隔板的多个隔离块间隔设置在第一缓冲层的一侧上,以使相邻的两个隔离块之间能够形成散热通道,及时疏导使用过程中相邻电芯之间的热量,以减小电池包的热失控风险;同时每个隔离块中包覆有填充物,填充物选自冷却液及阻燃剂中的至少一种,一旦电池包发生热失控,在温度或压力下填充物能够立即释放,以降低热失控带来的危害。因此,上述隔板能够减小热失控风险并降低热失控危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隔离块中开设有密封腔,所述填充物收容于所述密封腔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隔离块选自球形块及柱形块中的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隔离块均匀排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隔离块呈S形排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层和所述第二缓冲层均为平板结构,所述第一缓冲层与所述第二缓冲层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层和所述第二缓冲层均为矩形平板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层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缓冲层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缓冲层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二缓冲层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相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为矩形孔。
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和多个上述的隔板,每个所述隔板与多个所述电芯中的相邻的两个电芯相抵接。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池模组中的隔板的截面图;
图3为图2所示的一实施例的隔板省略第二缓冲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另一实施例的隔板省略第二缓冲层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28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学检测用漩涡混合装置
- 下一篇:双层裱纸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