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炭素生产中的沥青烟气收集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22876.9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45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高智强;王广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赛特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46/10;B01D53/18;F23G5/44;F23G5/46;F23J15/04;F23J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301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炭素 生产 中的 沥青 烟气 收集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炭素生产中的沥青烟气收集处理装置,包括与沥青烟气管道连接的焚烧炉,所述焚烧炉通过输出管连通有喷淋塔,在喷淋塔的顶部设有烟囱,在烟囱内设有粉尘过滤喷淋处理机构,在输出管上设有余热回收机构,在烟囱的外壁上设有保温机构,所述余热回收机构的热媒出口和冷媒入口通过管路与保温机构循环连接,在余热回收机构与保温机构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循环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气处理装置,具体是一种炭素生产中的沥青烟气收集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炭素制品主要原料是石油焦和煤沥青,生产过程产生大量烟尘,主要包括碳粉尘、沥青烟气、焦油、SO2等,危害环境。目前市场上的沥青烟气处理装置,一般通过燃烧后,再通过喷淋塔喷淋吸收进行处理,在处理后,一些不溶于水的粉尘需要通过粉尘布袋进行收集处理,但是此方法容易堵塞布袋,影响达标废气的正常排放,使用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炭素生产中的沥青烟气收集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炭素生产中的沥青烟气收集处理装置,包括与沥青烟气管道连接的焚烧炉,所述焚烧炉通过输出管连通有喷淋塔,在喷淋塔的顶部设有烟囱,在烟囱内设有粉尘过滤喷淋处理机构,在输出管上设有余热回收机构,在烟囱的外壁上设有保温机构,所述余热回收机构的热媒出口和冷媒入口通过管路与保温机构循环连接,在余热回收机构与保温机构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循环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粉尘过滤喷淋处理机构由设置在烟囱内底部的除尘滤网、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除尘滤网上方的烟囱内的格栅板、设置在各格栅板上的陶瓷填料、设置在烟囱内且与各陶瓷填料相对的喷淋管以及设置在最上层喷淋管上方的烟囱内的除雾器组成;各喷淋管与外部高压管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余热回收机构由导通设置在输出管上的延缓筒、缠绕设置在延缓筒外壁上的第一盘管以及设置在第一盘管外围的延缓筒上的第一保温罩组成;第一盘管的热媒出口和冷媒入口通过管路与保温机构循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延缓筒由筒体以及设置在筒体两端且与输出管导通连接的斗状连接部组成;所述筒体的内径比输出管的内径大,所述第一盘管和第一保温罩均设置在筒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温机构由缠绕设置在烟囱外壁上的第二盘管以及设置在第二盘管外围的烟囱上的第二保温罩组成;所述第二盘管通过管路与第一盘管的热媒出口和冷媒入口循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设置的辅助粉尘喷淋机构,可通过除尘滤网对气体中不溶于水的粉尘进行过滤,然后通过喷淋管对除尘滤网进行喷淋,防止堵塞除尘滤网,保证气体正常排放;同时,辅助粉尘喷淋机构设置在烟囱内,占用面积小,可降低成本;并且通过设置的格栅板、陶瓷填料、喷淋管以及除雾器的配合,在通过喷淋塔对烟气进行处理后,可进一步对烟气进行吸收处理,保证处理效果。通过设置余热回收机构的热媒出口和冷媒入口通过管路与保温机构循环连接,可利用余热对烟囱进行加热保温,防止冬季使用辅助粉尘喷淋机构时上冻,增加装置的适用性,同时循环连接可减少热量的损失,利用率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炭素生产中的沥青烟气收集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炭素生产中的沥青烟气收集处理装置中余热回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炭素生产中的沥青烟气收集处理装置中烟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赛特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未经济南赛特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28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