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倍蚜储虫袋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24809.0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08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平;阮桢媛;杨子祥;李杨;晏青华;李潇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D85/50 | 分类号: | B65D85/50;B65D33/16;B65D30/10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龚笋根 |
地址: | 6500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倍蚜储虫袋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储虫袋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倍蚜储虫袋,包括盒体和盖体,盒体的顶面设置为薄膜,盒体的顶面设置有一道直线切口,所述盒体顶面上方设置有所述盖体;盖体与所述盒体铰接,所述盖体的一端铰接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折叠时,当盖体盖在盒体顶面,盖体与盒体顶面之间会留有可容虫子通过的间隙,支撑板展开时,当盖体盖在盒体顶面,盖体底面与盒体顶面贴合;所述盒体设置有通风口,盒体内部设置有内容物,所述内容物可供虫子攀爬至盒体顶面的切口处,所述内容物设置有可供虫子藏身的孔隙。该种设计,通过直线切口的设计,可方便装虫、放虫,而且在挂袋后,可折叠支撑板,使盖体盖合在盒体顶面,既不影响虫子钻出,又能防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储虫袋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倍蚜储虫袋。
背景技术
五倍子的培养,一般通过人工养虫建立养虫室,让秋季迁移蚜在室内产越冬幼蚜,使越冬幼蚜在最佳条件下生长、发育、羽化。次年春季,由人工使用储虫袋收集春季迁移蚜挂放到倍树上。
其中的迁移一般使用储虫袋,而现有的储虫袋,其开口是带有盖子或拉链的形式,在装虫时需反复打开关闭开口,十分不便,而且在挂袋后,其开口敞开,容易进水,会给虫子带来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倍蚜储虫袋。
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效倍蚜储虫袋,包括盒体和盖体,所述盒体的顶面设置为薄膜,盒体的顶面设置有一道直线切口,所述盒体顶面上方设置有所述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盒体铰接,所述盖体的一端铰接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折叠时,当盖体盖在盒体顶面,盖体与盒体顶面之间会留有可容虫子通过的间隙,支撑板展开时,当盖体盖在盒体顶面,盖体底面与盒体顶面贴合;所述盒体设置有通风口,盒体内部设置有内容物,所述内容物可供虫子攀爬至盒体顶面的切口处,所述内容物设置有可供虫子藏身的孔隙。
该种设计,通过直线切口的设计,可方便装虫、放虫,每次装虫后直线切口会自动合上,不用再手动合上,十分便捷,在存放时,可展开支撑板,盖上盖体,进一步防止虫子钻出。而且在挂袋后,可折叠支撑板,使盖体盖合在盒体顶面,既不影响虫子钻出,又能防水。
优选地,所述盒体为三棱柱形。
该种设计,方便挂袋。
优选地,所述通风口的结构为,在盒体中部设置一圆筒形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由盒体的一侧壁穿入盒体内,并由盒体的另一侧壁穿出,该通风管的中部设置有多个通孔,通孔小于虫子的大小。
储虫袋,一般通过直接在袋上打多个孔,或使用透气的材料来保证透气性,但不防水,而本实用新型的该种设计,将通风管隐藏在盒体内部,而换气的通孔更设计在通风管中部,在保证透气性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防水性。
优选地,所述通风管的两端呈喇叭状。
该种设计,当雨水飘进通风管后,会顺着喇叭状向外流出,以此加大通风系统的防水性。
优选地,所述通风管的两端设置有隔离网。
防止灰尘、虫子进入堵塞通风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未装隔离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盒体的主视图。
图3为图1中盒体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折叠时盖体盖在盒体上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展开时盖体盖在盒体上的示意图。
图6为通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盒体,2、盖体,3、切口,4、支撑板,5、通风管,6、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48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电工钳
- 下一篇:一种气垫炉的冷却喷箱及气垫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