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竹枝注浆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25019.4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19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孔秋平;陈泽新;张强;邱维衍;郑添寿;钟宏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永强岩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5/06 | 分类号: | E21F15/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吴建生 |
地址: | 364000 福建省龙岩市工***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枝 注浆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竹枝注浆管,其包括注浆管体,所述注浆管体的顶部为注浆口,注浆管体的下部侧壁上开有多个出液孔,所述注浆管体内套设有多个竹枝,各竹枝的枝干沿轴向套设于注浆管体内,且各竹枝的枝条末梢分别由一出液孔延伸出注浆管体并向周围形成发散状。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结构,注浆时将带竹枝的注浆管放入孔内,提高注浆压力时,浆液除从出液孔中渗出外,也会沿竹枝流向更远的地方,浆液固结后,竹枝和周围充填物形成整体,犹如大树扎根地下,提高地下空洞的整体性及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注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带竹枝注浆管。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地下空洞如溶洞或采空区采用水泥浆充填处理,由于空洞或填充松散物质,或淤泥质物质或水,注浆法是常用的处理技术之一。注浆技术是利用压力水泥浆液,通过钻孔注入空隙或裂隙中,浆液凝结后形成有一定强度的固化体,极大改善充填物工程性质。但对大型的地下空洞,由于空洞体积过大,需要大量的充填材料进行灌注,采用现有的注浆管,充填材料可能沿着贯穿的空洞或者水流作用下流失,从而造成极大的浪费,无法使空洞充填物固结完全,无法与周围土岩层形成一体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地下空洞整体性及稳定性的带竹枝注浆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竹枝注浆管,包括注浆管体,所述注浆管体的顶部为注浆口,注浆管体的下部侧壁上开有多个出液孔,所述注浆管体内套设有多个竹枝,各竹枝的枝干沿轴向套设于注浆管体内,且各竹枝的枝条末梢分别由一出液孔延伸出注浆管体并向周围形成发散状。
所述注浆管体的管径为50-80mm。
所述注浆管体内部沿轴向间隔固定有两个束竹件,束竹件上开有多个穿孔,各竹枝的枝干对应套设于一穿孔中。
所述束竹件具有五个穿孔,其中一个穿孔位于束竹件的中心位置,其余四个穿孔沿圆周方向等间隔设置在束竹件的周边。
所述束竹件的外壁和注浆管体内壁之间通过多个间隔设置的连接臂连接成一体,各连接臂之间形成浆液流过的通道。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意效果:
1、注浆时将带竹枝的注浆管放入孔内,提高注浆压力时,浆液除从出液孔中渗出外,也会沿竹枝流向更远的地方,浆液固结后,竹枝和周围充填物形成整体,犹如大树扎根地下,提高地下空洞的整体性及稳定性;
2、注浆完毕后,拔出注浆管回收再利用,留下竹枝和加固体;
3、采用大管注浆,流量大,提高注浆效率,节省工期。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竹枝注浆管的示意图;
图2为束竹件的示意图;
图3为采用本实用新型地下空洞注浆施工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或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竹枝注浆管,包括注浆管体1,所述注浆管体1的顶部为注浆口,注浆管体1的下部侧壁上开有多个出液孔11,所述注浆管体1内套设有多个竹枝2,各竹枝2的枝干沿轴向套设于注浆管体1内,且各竹枝2的枝条末梢分别由一出液孔11延伸出注浆管体1并向周围形成发散状。
所述注浆管体1的管径为50-80mm。采用大管注浆,流量大,提高注浆效率,节省工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永强岩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永强岩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50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