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排及空调装置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27450.2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12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石宇立;朱沛文;陈建波;吕建忠;蔡光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盾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27/00 | 分类号: | B61D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任必为 |
地址: | 31183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装置 车辆 | ||
1.一种废排及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壳体(10),所述安装壳体(10)用于设置在车辆的车厢上;
新风空调系统(20),所述新风空调系统(20)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10)内,所述新风空调系统(20)用于向所述车辆的车厢内输送新风或混合风,所述混合风包括来自所述车辆的车厢外的新风以及车厢的内循环风车厢;
废气排放系统(30),所述废气排放系统(30)与所述新风空调系统(20)相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10)内,所述废气排放系统(30)用于将所述车辆的车厢内的废气排出;
其中,所述废气排放系统(30)的排风量根据新风进风量或所述车辆的车厢内的载客量调节,通过控制所述废气排放系统(30)将所述车辆的车厢内的压力控制在预设正压值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排及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空调系统(20)的新风进风量大于所述废气排放系统(30)的排风量,所述预设正压值大于等于30Pa且小于等于50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排及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10)具有:
第一安装腔室(11),所述安装壳体(10)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腔室(11)连通的新风进口(111)、内循环回风口(112)和混合风出口(113),所述新风空调系统(20)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室(11)内,由所述新风进口(111)进入所述第一安装腔室(11)内的新风和由所述内循环回风口(112)进入所述第一安装腔室(11)内的内循环风,混合形成所述混合风后由所述混合风出口(113)排入所述车辆的车厢内;车厢
第二安装腔室(12),与所述第一安装腔室(11)相间隔,所述安装壳体(10)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安装腔室(12)连通的废气入口(121)和废气出口(122),所述废气排放系统(30)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腔室(12)内,以将由所述废气入口(121)进入所述第二安装腔室(12)内的废气由所述废气出口(122)排至所述车辆的车厢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排及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装腔室(11)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换热腔(114)、压缩机腔(115)和第二换热腔(116),其中,所述第一换热腔(114)和所述压缩机腔(115)通过导风口(117)连通,所述新风进口(111)与所述压缩机腔(115)连通,所述内循环回风口(112)和所述混合风出口(113)均与所述第一换热腔(114)连通,所述安装壳体(10)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换热腔(116)连通的散热口(118);
所述新风空调系统(20)包括第一风机(21)、第二风机(22)和通过冷媒循环管路依次连接的第一换热器(23)、压缩机(24)和第二换热器(25),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23)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腔(114)内,所述压缩机(24)设置在所述压缩机腔(115)内,所述第二换热器(25)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腔(116)内,所述第一风机(21)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腔(114)内并位于所述内循环回风口(112)和所述混合风出口(113)之间,以将所述混合风由所述混合风出口(113)排出;所述第二风机(22)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腔(116)内并与所述散热口(118)间隔所述第二换热器(25)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排及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循环回风口(112)和所述混合风出口(113)均开设在所述安装壳体(10)的底壁面上,所述内循环回风口(112)为两个,两个所述内循环回风口(112)位于所述混合风出口(113)的两侧,所述第一换热器(23)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换热器(23)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风机(21)的两侧并与两个所述内循环回风口(112)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散热口(118)为两个,两个所述散热口(118)均开设在所述安装壳体(10)的侧壁面上,所述第二换热器(25)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换热器(25)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风机(22)的两侧并与两个所述散热口(118)一一对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盾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盾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745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