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联络通道自锚式模板支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27770.8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65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任晓敏;郝亚军;车家伟;相开将;蒲万旭;钱韩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4G11/02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于正河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络 通道 模板 支架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铁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联络通道自锚式模板支架系统及施工方法,第一钢模板和第二钢模板均为小钢模拼装,既可重复使用,同时亦可保证结构拱墙弧度,刚度也完全能满足要求;利用预弯工字钢作为主龙骨,并在结构底板浇筑时预留自锚筋固定工字钢,受力较好,释放了较大的作业空间,方便二衬混凝土浇筑;辅以简易的支架加固工字钢,并兼作二衬混凝土浇筑的作业平台,作业人员通行条件良好,同时也增加了整个模板支架系统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铁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联络通道自锚式模板支架系统,应用地铁联络通道二衬施工的模板工程中,通过设计的模板支架系统,能极大的释放联络通道作业空间,安全可靠,操作方便。
背景技术:
城市地铁中的联络通道兼通风、消防等多个功能,通常在正线隧道施工完成后,目前地铁联络通道采用暗挖法进行开挖,初支开挖完成后,二衬作业空间狭小,仅约3m宽、3m高,且顶部带较大弧度,常规二衬采用木板、方木、扣件钢管组成模板支架系统,架体过密,作业空间较小,导致支架模板搭设难度增加,人员操作效率低下,搭设的支架质量较差;混凝土浇筑不易操作,二衬质量不易得到保障;二衬拱顶模板弧度较小,采用木板切割为小块拼装的模板系统刚度较小,且操作复杂;模板支架拆除时,材料损坏率高,重复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针对现有地铁联络通道二衬施工过程中,联络通道狭小,且顶部弧度较小,采用普通钢管脚手架及木模安装的模板支架系统,不易操作,存在安全风险,且浇筑完成的二衬质量较差的缺点,设计提供一种联络通道自锚式模板支架系统,采用预弯I14工字钢作为主龙骨,模板采用组合式小钢模,并在底板预留自锚筋,并用螺栓固定工字钢,再辅以简易支架进行二次加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联络通道自锚式模板支架系统的主体结构包括第一钢模板、第二钢模板、地锚螺栓、第一双拼钢管、钢楔块、螺栓、第二双拼钢管、上工字钢、下工字钢、钢管、螺栓帽和螺栓扣;上工字钢和两块下工字钢组成拱形结构的主龙骨,相邻上工字钢的纵向间距为60cm,上工字钢根据结构拱墙的弧形尺寸进行预弯,上工字钢与两块下工字钢的连接处焊接有钢板并通过四根直径为20mm的螺栓进行固定连接;结构拱墙的弧形内侧壁上安装长×宽为120×20cm的第一钢模板,垂直边内侧壁上安装长×宽为120×30cm的第二钢模板,地锚螺栓采用带丝扣的钢筋,在混凝土结构内增加30-45°的弯度并对称安装在结构底板上方15cm处,地锚螺栓依次通过第一双拼钢管、螺栓扣和螺栓帽与下工字钢固定连接;上工字钢的顶部弧形处焊接钢楔块,用于钢管加固支顶;三排横向和三排纵向钢管组成扣件式支架,间距为90cm,步距为 85cm,纵向间距为60cm,并采用顶托支顶上工字钢和下工字钢,扣件式支架通过第二双拼钢管与上工字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联络通道自锚式模板支架系统的施工过程为:
(1)采用现有技术预制地锚螺栓、上工字钢、下工字钢、第一钢模板、第二钢模板,并准备钢管、扣件用于制备扣件式支架;
(2)浇筑结构底板,边墙施工缝位于结构底板上35cm位置,浇筑前提前埋入直径为22mm的地锚螺栓;
(3)采用现有技术铺设结构拱墙的防水板及钢筋;
(4)安装第二钢模板和下工字钢;
(5)安装上工字钢,并将上工字钢与下工字钢固定连接;
(6)采用钢管搭设扣件式支架,并安装第一钢模板;
(7)采用地锚螺栓、螺栓扣和螺栓帽将下工字钢固定;
(8)安装钢楔块,并将支架通过顶托支顶上工字钢和下工字钢,并铺设脚手架作为混凝土混凝土操作平台;
(9)采用现有技术浇筑结构拱墙的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77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