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强磁式抗风压门吸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27964.8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47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林敬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敬哲 |
主分类号: | E05C17/56 | 分类号: | E05C17/5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七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2 | 代理人: | 王晓丰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磁式抗 风压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强磁式抗风压门吸,包括开设在门扇上的第一安装槽,和开设在门框上的第二安装槽,安装框的底部设有螺栓,螺栓穿过安装框后与第一安装槽转动连接,螺栓上设有用于紧固螺栓的螺帽;所述螺帽上方设有套设在螺栓上的第一磁铁;第一磁铁的中部开设滑槽,螺栓的头部位于滑槽中;第一磁铁的一侧设有L形的缓冲槽,缓冲槽中设有缓冲装置;第二安装槽中设有可吸引第一磁铁的第二磁铁。本方案可满足现有家装中隐形门的使用需求,而且能够调节磁力或者吸力大小,可根据用户习惯,调节控制吸力大小,便于用户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吸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涉及一种强磁式抗风压门吸。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提高家居装修的整体性和美观性,人们对家居产品中门窗的要求也逐步提高。隐形门由于其可使空间整体感更强,视觉上也更整洁,在家居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隐形门的门扇上并无开门、开锁用的把手,隐形门也因此而得名;但是现有的隐形门在开门和关门时结合并不牢固,因此常常会使用门吸,来实现正常的开、关门的操作。但是现有的门吸结构一般分为两个部件,一个是安装于门页上的铁块,另一个部件是装在墙上的磁铁,当将门打开时,磁铁的磁性会将门页上的铁块吸住,从而将门保持在打开状态;隐形们通常是关闭状态,因此此类门吸无法满足隐形门的使用需求;而且现有门吸的吸力无法调节,在长时间使用之后,吸力往往会减弱,无法达到良好的关门紧闭的效果,甚至出现门吸失灵的现象;又或者对于一些用户而言,会出现吸力过大而难以开门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强磁式抗风压门吸,满足现有家装中隐形门的使用需求,而且能够调节磁力或者吸力大小,可根据用户习惯,调节控制吸力大小,便于用户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强磁式抗风压门吸,包括开设在门扇(即活动端)上的第一安装槽,和开设在门框(固定端)上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上设有圆柱形的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和第一安装槽相互贴合,所述安装框的底部设有螺栓,螺栓穿过安装框后与第一安装槽转动连接,螺栓上设有用于紧固螺栓的螺帽,所述螺帽为铁磁性材料;所述螺帽上方设有套设在螺栓上的第一磁铁;第一磁铁与螺栓滑动连接;第一磁铁的中部开设滑槽,所述螺栓的头部位于滑槽中;所述第一磁铁的一侧设有L形的缓冲槽,所述缓冲槽中设有缓冲装置;所述第二安装槽中设有可吸引第一磁铁的第二磁铁。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安装在缓冲槽的油压缓冲器,所述油压缓冲器的油压缸侧壁与安装槽固定连接,所述油压缓冲器的活塞杆与第一磁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的底部为圆锥形,所述螺栓头部的直径大于滑槽底部开口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螺栓为M4型号。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装置为气囊。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
现有的隐形门包括了安装在墙体上的门框(固定的),和与门框配合的门扇(活动的);本方案的门扇上安装有第一安装槽,安装框后与第一安装槽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槽中安置了安装框,第二安装槽中设有可吸引第一磁铁的第二磁铁;安装框可以用钉子固定在门框的第一安装槽中,安装框的底部设有螺栓,螺栓穿过安装框后转动插入第一安装槽转动,用螺帽将可以紧固安装在安装槽中的螺栓,防止其松动,而且螺帽是铁磁材料,能够被磁铁吸引;螺栓上套接有第一磁铁,第一磁铁可以在螺栓上来回滑动,螺栓的头部直径较大,可以防止第一磁铁在滑动时脱离螺栓。
关门时,门扇向着门框靠近,门框上的第二磁铁和门扇上的第一磁铁的吸引力逐渐增大,当门扇靠近门框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正对时,此时第二磁铁和第一磁铁的吸引力最大,此二者的吸引力大于了第一磁铁和螺帽之间的吸引力,并且能够使得第一磁铁克服了第一磁铁和螺帽之间的吸引力和部分摩擦力之和而沿螺栓向着第二磁铁移动,并最终在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吸引力作用下门框和门扇相对位置得以固定,实现了关门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敬哲,未经林敬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79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