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罐装电泵射孔联作生产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28607.3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77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雷霄;于志刚;张德政;袁辉;廖云虎;贾辉;彭建峰;王闯;陈霄;张瑞金;龚云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11 | 分类号: | E21B43/11;E21B33/122;E21B43/00;E21B17/00;E21B34/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罐装 电泵射孔联作 生产 管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罐装电泵射孔联作生产管柱,包括上部罐装电泵生产管柱、与上部罐装电泵生产管柱相连接的下部射孔悬挂管柱,以及能够将上部罐装电泵生产管柱与下部射孔悬挂管柱均置于其中的密封筒;所述上部罐装电泵生产管柱,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连接的油管挂、油管、井下安全阀、循环滑套、化学药剂注入阀、生产封隔器、坐封工作筒、罐装系统、插入定位密封、射孔悬挂封隔器及旋转导向引鞋。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在7″套管或尾管内下入,同时实现射孔电泵联作,避免工作液进入射开储层,最大程度释放产能,该管柱特别适用于小泵深抽、流体腐蚀严重、井温较高、储层敏感性较强的油井,同时有利于电机的散热和电泵的长期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开采设备,具体是一种罐装电泵射孔联作生产管柱。
背景技术
目前海上油井生产管柱常用的为Y-TOOL电泵生产管柱,通过Y-TOOL工具将上部油管与下部电泵和支管连接,下部支管带有工作筒和钢丝引鞋,工作筒投堵后可正常泵抽生产,捞堵后可进行钢丝作业,通径至储层段。其中Y-TOOL工具可参考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8年5月29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108086939A,专利名称为Y-TOOL旁通堵塞器的专利。
考虑到套管长期防腐,部分油井也采用罐装电泵生产管柱,可参考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5年11月18日公开的公开号为
CN204793997U,专利名称为一种罐装潜油电泵系统电缆穿越密封装置的专利。
在海上油井射孔作业时,为了避免工作液污染储层,影响产能,油井常采用Y-TOOL电泵射孔联作生产管柱,即Y-TOOL下部支管连接射孔枪及配套工具,通过投棒或油管打压进行点火,射孔后直接启泵生产。
上述传统的Y-TOOL电泵射孔联作生产管柱存在以下缺陷:①Y-TOOL结构由于电泵加支管外径较大,对于7″生产套管油井,无法下入Y-TOOL射孔电泵联作生产管柱;②对于9-5/8″生产套管+7″尾管油井,电泵仅能下在7″尾管挂上部,部分小泵深抽井的泵挂不能满足正常生产需求;③对于CO2和H2S腐蚀较为严重的油井,Y-TOOL结构无法避免井液直接与生产套管接触,生产套管腐蚀严重,不利于长期生产;④对于储层温度较高、产液量较低的油井,由于Y-TOOL结构电泵与环空间隙较大,井液表观流速较低,不利于电机散热,不利于电泵长期运行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罐装电泵射孔联作生产管柱,可实现在7″套管或尾管内下入,同时实现射孔电泵联作,避免工作液进入射开储层,最大程度释放产能,该管柱特别适用于小泵深抽、流体腐蚀严重、井温较高、储层敏感性较强的油井,同时有利于电机的散热和电泵的长期运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罐装电泵射孔联作生产管柱,包括上部罐装电泵生产管柱、与上部罐装电泵生产管柱相连接的下部射孔悬挂管柱,以及能够将上部罐装电泵生产管柱与下部射孔悬挂管柱均置于其中的密封筒;
所述上部罐装电泵生产管柱,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连接的油管挂、油管、井下安全阀、循环滑套、化学药剂注入阀、生产封隔器、坐封工作筒、罐装系统、插入定位密封、射孔悬挂封隔器及旋转导向引鞋;
所述下部射孔悬挂管柱,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连接的打孔管、液压点火头、射孔枪及枪尾;
所述上部罐装电泵生产管柱与下部射孔悬挂管柱均设于密封筒内,密封筒与油管挂的连接端为封闭状态,所述下部射孔管柱通过射孔悬挂封隔器悬挂在密封筒上并对密封筒环空进行封隔,上部罐装电泵生产管柱插入至射孔悬挂封隔器并被密封筒密封,密封筒从射孔悬挂封隔器直至枪尾端为开口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86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