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管传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28614.3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94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桐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桦欣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898;B07C5/34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智远创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619 | 代理人: | 李丽丽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管 传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管传输装置,用于软管印刷检测装置的进料和出料,包括有传送带、定位槽和推力组件,软管从传送带落入设于传送带侧边的定位槽,设于定位槽侧边的推力组件做纵向运动而将软管送至检测装置上,还包括有滑槽、滑带和吸附组件,所述滑槽与滑带成平行关系,所述吸附组件设于滑槽和滑带的一侧,所述吸附组件将导管上的软管拉出至滑槽或滑带上,从而将不同检测结果的软管分类送出,进而完成软管检测时的进料和出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软管印刷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软管印刷中起到传输作用的软管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软管广泛应用于牙膏、洗面奶、护肤品等方面,都需要对软管进行文字或图形打印。但是机械打印难免存在着印刷质量问题,因此,生产过程中需要对软管进行印刷检查。
软管为圆柱状,检测的时候不像平面产品一样采用传送带传输一次扫描即可,而是要吸附在传输装置上翻转检测。现有的平面检测设备不再适用于软管检测,软管靠人工检测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软管检测效率低和平面检测设备不适应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帮助软管检测的传输装置,有效提高效率。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创新之处在于:
一种软管传输装置,用于软管印刷检测装置的进料和出料,包括有传送带、定位槽和推力组件,软管从传送带落入设于传送带侧边的定位槽,设于定位槽侧边的推力组件做纵向运动而将软管送至检测装置上。
进一步地,所述推力组件包括有滑动杆、弹力块和气缸,所述弹力块固定于滑动杆顶端,所述气缸设于滑动杆的底端,气缸驱动滑动杆做往返运动,弹力块推动软管。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上设有若干槽位,每个槽位放置一个软管,从而控制软管有序进入检测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槽侧边设有一滑动轨,所述推力组件设有一滑块,所述滑块固定于滑动轨上,从而滑块沿滑动轨运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滑槽、滑带和吸附组件,所述滑槽与滑带成平行关系,所述吸附组件设于滑槽和滑带的一侧,所述吸附组件将导管上的软管拉出至滑槽或滑带上,从而将不同检测结果的软管分类送出。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组件包括有动力杆、第一吸头、第二吸头和气缸,所述第一吸头设于动力杆顶端,所述第二吸头设于动力杆的中间位置,所述气缸设于动力杆底端,气缸驱动动力杆往返运动,从而带动第一吸头和第二吸头吸附软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头设于滑槽上方,所述第二吸头设于滑带上方,从而第一吸头吸附出的软管从滑槽送出,第二吸头吸附出的软管从滑带送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传送带上设有若干的槽位,每个槽位对应放置一个软管,提高设备工作的精确度;
(2)进料的时候,软管落于定位槽中,然后被推力组件推进检测装置,保证检测具有自序,不会漏检;
(3)吸附装置对应设有第一吸头和第二吸头,第一吸头吸附出的软管从滑槽出料,第二吸头吸附出的软管从滑带出料,而且在进行筛选不良品的工作,智能化提高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软管传输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软管传输装置的推力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软管传输装置的吸附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软管传输装置的吸附组件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未封口的软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桦欣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桦欣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86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侧喷式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颗粒物综合采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