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近自然生态驳岸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28830.8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1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董先锋;方美航;胡延芹;苏浩;东闻多;杨亚迪;王震;曲春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E02B3/12;C02F3/3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王超 |
地址: | 30045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然生态 驳岸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驳岸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近自然生态驳岸,所述近自然生态驳岸包括两段斜坡和位于两段斜坡中间的生物净水平台,所述第一段斜坡采用自然护坡坡面,记为缓坡入水段,所述第二段斜坡采用石笼坡面,记为生态渗水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解决传统驳岸的生态失衡、水陆生态系统之间交流差问题,使驳岸发挥对水体的净化功能,充分发挥驳岸生态效益的近自然生态驳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驳岸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近自然生态驳岸。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和缺陷:
河湖驳岸是水陆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两系统之间的过渡区,也是水陆两带生态系统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生物交流的重要缓冲地带,起到过滤与屏障的作用,不仅能够减少陆域面源污染,同时也能发挥稳定河岸、减少水土流失、增加水源涵养等护岸功能。
为了加强河道防洪能力、保持驳岸强度,传统河湖驳岸多采用混凝土、浆砌石、或者石料等砌筑形成的硬质驳岸,城市河流多出现“两面光”形态的河流驳岸,这种驳岸完全阻断河湖水域与陆域的自然循环,缺乏生态效益,也使得景观功能丧失,同时现有驳岸较少地考虑了河流形态地自然规律,不能对水系产生缓冲及净化,使得河道水体自净能力下降,河流水环境不断恶化。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和意义:
因此,基于这些问题,提供一种解决传统驳岸的生态失衡、水陆生态系统之间交流差问题,使驳岸发挥对水体的净化功能,充分发挥驳岸生态效益的近自然生态驳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解决传统驳岸的生态失衡、水陆生态系统之间交流差问题,使驳岸发挥对水体的净化功能,充分发挥驳岸生态效益的近自然生态驳岸。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近自然生态驳岸,所述近自然生态驳岸包括两段斜坡和位于两段斜坡中间的生物净水平台,所述第一段斜坡采用自然护坡坡面,记为缓坡入水段,所述第二段斜坡采用石笼坡面,记为生态渗水段。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在上述的近自然生态驳岸中,进一步的,所述缓坡入水段于护坡上填实种植土层,所述种植土层上铺设天然草皮。
在上述的近自然生态驳岸中,进一步的,所述生态渗水段包括石笼坡面,所述石笼坡面被嵌设在种植土内,所述种植土表面种植护坡植物。
在上述的近自然生态驳岸中,进一步的,所述生物净水平台两侧由石笼挡墙将其与两段斜坡隔离,所述生物净水平台采用沟槽结构,所述沟槽结构由下至上依次为砾石层、砂层、种植土壤层和卵石过滤层。
所述砾石层设置在底部,所述砂层在砾石层上方,所述种植土壤层在砂层上方,所述卵石过滤层在种植土壤层上方,生态净水平台上种植具有观赏性的耐水湿植物。
生物净水平台可以有效净化径流雨水,对初期雨水起到良好的截留净化效果,生物净水平台除净化径流外也能对雨水进行滞蓄调节,涵养水源。
在上述的近自然生态驳岸中,进一步的,所述石笼挡墙包括基石、钢筋笼、填充石和压块,所述基石设置在底部,所述钢筋笼固定在基石上方,所述填充石填充于钢筋笼中,所述压块设置在钢筋笼上方。
本实用新型设计石笼挡墙进行护坡,有效提高驳岸稳定性,防止水流对堤岸的侵蚀,同时石笼的空隙可以使水分充分流通。
驳岸之间的石笼挡墙可以使减少水体对护坡的侵蚀,同时护坡的植物根系对护坡起到深根加筋浅根加锚的作用,石笼挡墙协同植物根系作用,有效增加护坡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88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油田集输管线防腐装置
- 下一篇:涂装车间VOCs废气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