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收集雨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29155.0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43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刘芳伊;吴豪;李小婷;何亚南;李青;朱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千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史俊军 |
地址: | 210036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收集 雨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收集雨水装置,包括底座、收集管、反向伞骨、反向伞面、驱动装置和控制箱;底座内设置有雨水收容空腔;收集管设置在底座顶面,收集管的底端嵌入雨水收容空腔;反向伞骨设置在收集管顶端,并将收集管作为伞骨中杆;反向伞面固定在反向伞骨上;驱动装置设置在底座顶面,推动反向伞骨,使反向伞面展开/收拢,展开的反向伞面收集雨水,收集的雨水从收集管侧壁的通孔流入雨水收容空腔;控制箱外接市电,控制驱动装置动作。本实用新型通过展开的反向伞面收集雨水,收集的雨水从收集管侧壁的通孔流入雨水收容空腔,结构简单;同时还可作为休息亭,底座可作为休息座椅,展开的反向伞面在一定程度上可遮挡阳光,功能不单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收集雨水装置,属于雨水回收利用领域。
背景技术
水是人类生活的重要资源,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如何收集和利用雨水是重要的课题。现有的雨水收集装置结构复杂,功能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收集雨水装置,解决了现有雨水收集装置结构复杂、功能单一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收集雨水装置,包括底座、收集管、反向伞骨、反向伞面、驱动装置和控制箱;
底座内设置有雨水收容空腔;
收集管设置在底座顶面,收集管的底端嵌入雨水收容空腔;
反向伞骨设置在收集管顶端,并将收集管作为伞骨中杆;
反向伞面固定在反向伞骨上;
驱动装置设置在底座顶面,推动反向伞骨,使反向伞面展开/收拢,展开的反向伞面收集雨水,收集的雨水从收集管侧壁的通孔流入雨水收容空腔;
控制箱外接市电,控制驱动装置动作。
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内设置有阀门。
收集管的管身上设置有挡圈,反向伞骨收拢后,反向伞骨连接部的底端与挡圈顶端贴靠。
通孔有两列;反向伞骨收拢后,反向伞骨连接部上方的收集管侧壁上设有一列通孔;反向伞骨展开后,反向伞骨连接部上方的收集管侧壁上设有一列通孔。
驱动装置包括两同步的电缸,两电缸同步推动伞骨的连接部。
反向伞骨的若干长支骨端部设置有无线雨水传感器,反向伞骨的若干长支骨端部设置有无线紫外线传感器,无线雨水传感器和无线紫外线传感器与控制箱内的控制器通信。
控制箱设置在底座的一侧,并且与底座拼接成一圆柱体。
反向伞面展开后的水平面积不小于圆柱体的顶面面积。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展开的反向伞面收集雨水,收集的雨水从收集管侧壁的通孔流入雨水收容空腔,结构简单;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作为休息亭,底座可作为休息座椅,展开的反向伞面在一定程度上可遮挡阳光,功能不单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2所示,一种自动收集雨水装置,包括底座1、收集管6、反向伞骨、反向伞面15、驱动装置7和控制箱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千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大千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91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