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安装的装配式建筑墙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29557.0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41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孙岳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世扬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2/288 | 分类号: | E04C2/288;E04C2/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安装 装配式 建筑 墙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便于安装的装配式建筑墙体结构,涉及建筑技术领域,旨在解决墙体对接繁琐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墙板主体,所述墙板主体的两侧设有定位件和用于连接定位件的卡接件,所述定位件远离墙板主体的一侧开设有卡接槽以及与卡接槽导通的横向卡槽,所述卡接件包括连接板和固定在连接板上的卡接条,所述卡接条用于卡入卡接槽内,所述卡接条的两侧均设有用于卡入横向卡槽的卡接块。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墙体结构的相互插接来实现两者之间的固定,操作简便,安装和拆解都较为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装配式建筑墙体结构。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在20世纪初就开始引起人们的兴趣,到六十年代终于实现,英、法、苏联等国首先作了尝试,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
但是由于墙体本身较重,无法精准地进行对接,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进行对接,较为繁琐。
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07363055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墙体,墙体的右侧设有第一环筋,墙体的顶端设有第二环筋和预留槽,第二环筋位于预留槽的左侧,第二环筋的前侧设有暗扣,墙体底端的右侧设有钢板,钢板的前侧设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底端固定有导杆。
该方案解决了墙体对接繁琐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装配式建筑墙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装配式建筑墙体结构,包括墙板主体,所述墙板主体的两侧设有定位件和用于连接定位件的卡接件,所述定位件远离墙板主体的一侧开设有卡接槽以及与卡接槽导通的横向卡槽,所述卡接件包括连接板和固定在连接板上的卡接条,所述卡接条用于卡入卡接槽内,所述卡接条的两侧均设有用于卡入横向卡槽的卡接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定位件和卡接件,使得工人在对相邻墙板主体进行装配时,能将墙板主体的卡接条卡入到与之相邻的墙板主体的卡接槽内,并且将卡接块卡入到与之对应的横向卡槽内,能对连接后的两块墙板主体在纵向和竖向进行限定,从而实现相邻墙板主体的平齐连接,而且卡接槽的槽深等于卡接条的厚度,横向卡槽的槽深等于卡接块的厚度,使得相邻墙板主体的竖直面能够紧密相贴,提高两者之间的对接速度和连接效果,进而提高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槽的边缘开设有导向面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导向面一,在卡接条卡入到卡接槽的过程中,能对卡接条的侧边进行引导,便于将卡接条进行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向卡槽的边缘开设有导向面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导向面二,在卡接块卡入到横向卡槽的过程中,能对卡接块的侧边进行引导,便于将卡接块进行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墙板主体包括固定框体,所述固定框体内固定连接有多根竖向等距排列的横向梁,所述横向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泥浆层,所述泥浆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火层,所述防火层采用聚氨酯材质,所述防火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装饰木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横向梁,能在保证该墙体结构强度的同时能减轻其重量,而且安装更加简单方便,且通过设置防火层,能提高该墙体结构的防火性能,进而提高其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横向梁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呈倒V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加强筋,能进一步增强横向梁的安装强度,进而提高该墙体结构的强度,使用效果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世扬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世扬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95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验室无尘退火炉装置
- 下一篇:验电放电一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