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木托盘堆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29666.2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84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黄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涛扬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7/03 | 分类号: | B65G57/03;B65G57/3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文怡然 |
地址: | 4012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托盘 堆叠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申请属于木材堆叠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木托盘堆叠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固定连接有均与工作台垂直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且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侧板上滑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第一侧板相互垂直设置,所述支撑板下方设有向上抬起支撑板的升降单元。本实用新型能够整齐堆叠木托盘,并能够减小工人堆叠木托盘时的高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申请属于木材堆叠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木托盘堆叠装置。
背景技术
托盘是用于集装、堆放、搬运和运输货物及制品的工具和平台,它是使静态货物转变为动态货物的重要物流设备。一般用木材、金属、纤维板等材料制作而成,便于装卸、搬运单元货物。由于材料本身的缺陷,塑料托盘存在强度低、易老化;金属托盘自重大、成本高等缺点;而木质托盘则由于价格便宜、结实而应用最为广泛。
目前传统的木托盘生产流水线主要是以人工辅以简单定位工装的方式进行操作作业的,木托盘制作完成后,需要将它们堆叠成垛,便于存放和搬运。目前,木托盘采用人工堆叠,越往高处叠越吃力,不但堆叠的高度受各种因素限制,堆叠的整齐度和效率也不能够令人满意。并且木托盘随着堆叠的高度越来越高,在不断持续堆叠的过程中,增加了工人放置木托盘的高度,这样容易在操作的过程中出现倒塌的风险,不利于工人的安全,而且堆叠的木托盘高度越高,对工人来说越费力,堆叠的速度越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托盘堆叠装置,旨在能够整齐堆叠木托盘,并能够减小工人堆叠木托盘时的高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
一种木托盘堆叠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固定连接有均与工作台垂直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且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侧板上滑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第一侧板相互垂直设置,所述支撑板下方设有向上抬起支撑板的升降单元。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能够对木托盘起到定位的作用,并且由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相互垂直设置,当木托盘相互垂直的两侧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抵时,能够使木托盘被堆叠得更整齐,避免出现偏斜,从而提高了堆叠后的木托盘的稳定性,使木托盘不易倒塌,进而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
另外由于本技术方案中设置了升降单元,当工人将木托盘放置在支撑板上并堆叠至一定高度后,并且此时的高度已经对工人继续放置木托盘造成了困难和危险,若在最上层的木托盘上继续放置木托盘容易出现倒塌的事故,此时可以通过控制升降单元将支撑板向上抬起,从而将放置在支撑板上的木托盘向上抬起一定的高度,而支撑板下方又被腾出一定的放置空间,又可以继续在工作台上堆叠木托盘,这样就能够保证放置木托盘的高度始终都不会太高,因而本技术方案中能够降低工人放置木托盘的高度,从而能够减小了工人的劳动力,使工人堆叠木托盘的高度较低,堆叠木托盘时更加轻松,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并提高了安全程度。
进一步,所述升降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升降单元分别靠近支撑板的两端。
本技术方案中两个升降单元相比与至设置一个升降单元,本技术方案能够提高支撑板对堆叠后的木托盘的支撑力和稳定性,使木托盘能够在支撑板上更加稳定,更加平衡。
进一步,所述升降单元为气缸,所述支撑板位于气缸的输出轴上。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气缸的输出轴的伸缩运动,驱动支撑板上下移动,从而将木托盘抬起或放下,非常的方便。
进一步,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上均同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气缸的一端均与支撑板底端接触。
由于气缸的输出轴伸出的长度有限,本技术方案中在气缸的输出轴上单独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杆延长了输出轴抬高支撑板的高度,这样能够适当增加木托盘的堆叠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涛扬建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涛扬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96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