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母头接触件和一种盲插连接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29949.7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07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丁青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晨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1 | 分类号: | H01R13/631;H01R13/46;H01R13/187;H01R13/11;H01R12/71;H01R12/70;H01R13/73;H01R13/64;H01R13/627;H01R2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33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连接器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母头接触件,在靠近插接口的母头接触件内壁上设置第一正位部,第一正位部朝公头插针的插接方向凸起,并且第一正位部朝向插接口和朝向焊接脚的面都设置为导引斜面,还可以在靠近焊接脚处母头接触件内壁上设置第二正位部,正位部的设置可以限制公头插针的插接方向。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盲插连接器组件,包括安装有上述母头接触件的第一连接器和安装有公头接触件的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两端设置第三正位部,第二连接器两端设置第四正位部,第三、第四正位部相互配合限制并引导连接器正确插接,实现盲插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接触件和电连接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母头接触件和一种盲插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由于考虑到插拔力、制作工艺以及适配多种公头插针等多种因素,母头接触件插孔内径会大于公头插针,因此公头插针插入母头接触件过程中存在插歪等情况,带角度插入会使公头插针与母头接触件内部结构产生干涉造成结构损坏。
特别是在公母接触件都是小尺寸情况下,一方面,由于材料薄其结构强度较小,插拔过程干涉力过大会导致接触件变形;另一方面,由于尺寸小在安装过程中较难通过观察调整插拔角度,给公母连接器之间的安装带来了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母头接触件,可以在插拔过程中对于配合的公头接触件进行限位,使公头接触件按照正确的插接方向完成插接。
本实用新型的母头接触件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母头接触件,包括主体部、插接口、焊接脚,所述主体部呈空腔体,所述插接口和所述焊接脚分别设在所述主体部两端,在所述主体部的内壁上靠近所述插接口处设置第一正位部,所述第一正位部朝公头插针的插接方向凸起,所述第一正位部朝向插接口的面和朝向焊接脚的面都设置为导引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正位部包含沿所述插接方向设置的弧形长条,所述弧形长条的一端靠近所述插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的内壁上还设置有接触弹片,所述接触弹片设在靠近所述插接口处;所述接触弹片一端和所述主体部内壁连接,另一自由端朝向所述焊接脚方向延伸并向所述插接方向的径向中心靠拢。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弹片和所述第一正位部在所述插接方向上的投影位置不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母头接触件包含两个接触弹片,所述第一正位部从两个不同方位朝所述插接方向凸起,所述接触弹片和所述第一正位部在所述插接方向上的投影位置分别位于所述插针方向径向平面的四个正方位上。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弹片、所述第一正位部和公头插针的接触部分都位于所述插接方向的同一径向平面上。
对于上述任一种母头接触件还可以作如下优化,所述主体部的内壁在靠近所述焊接脚处设置第二正位部,所述第二正位部向所述插接方向的径向凸起,所述第二正位部朝向插接口的面设置为导引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正位部和所述第二正位部在所述插接方向上的投影位置不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正位部和第二正位部均从两个不同方位朝所述插接方向凸起,所述第一正位部和所述第二正位部在所述插接方向上的投影位置分别位于所述插针方向径向平面的四个正方位上。
本实用新型的母头接触件,通过在插接口处增设第一正位部,可以对适配公头插针的插接方向进行限位引导,还可以在焊接脚处增设第二正位部,进一步对适配公头插针的针头进行限位,使适配公头插针的插入段头端和尾端都受到限位作用,因此可以使适配公头插针按照正确的插接方向完成插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晨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晨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99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