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嘴组件及热流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30018.9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9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李象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道万和(苏州)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28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郭红岩 |
地址: | 21512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热流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热嘴组件及热流道系统,所述热嘴组件包括沿纵轴线延伸的热嘴、阀针、及部分位于所述热嘴内侧的嘴尖装置,所述热嘴定义了第一流道,所述嘴尖装置定义了与第一流道相连通的第二流道和与所述第二流道相连通的浇口,所述阀针沿纵轴线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内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浇口,其中,所述嘴尖装置包括与所述热嘴相接触的上嘴尖和定义了所述浇口的下嘴尖,所述下嘴尖的硬度大于所述上嘴尖的硬度,且所述下嘴尖的热导率小于所述上嘴尖的热导率。本实用新型使得嘴尖装置既保证了导热性、又更加耐磨且不易变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流道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嘴组件及热流道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注塑行业普遍采用的注塑模具为热流道注塑模具,较普通模具而言,通过热流道系统注塑的塑胶产品质量更高,且热流道系统具有节约原料,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热嘴组件通常包括热嘴、设于热嘴内的嘴尖及阀针,阀针可被驱动地在热嘴和嘴尖构成的流道内往复运动,从而打开或关闭嘴尖上形成的浇口,进行注胶或停止注胶,在阀针的移动过程中会撞击嘴尖,嘴尖通常采用导热性好的材质,以使得熔融材料保持在一定的温度,从而确保熔融材料的流动性。但由于导热性好的材料,硬度都较低,不耐磨损,且容易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嘴组件及热流道系统,使得嘴尖装置既保证了导热性、又更加耐磨且不易变形。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热嘴组件,所述热嘴组件包括沿纵轴线延伸的热嘴、阀针、及部分位于所述热嘴内侧的嘴尖装置,所述热嘴定义了第一流道,所述嘴尖装置定义了与第一流道相连通的第二流道和与所述第二流道相连通的浇口,所述阀针沿纵轴线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内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浇口,其中,
所述嘴尖装置包括与所述热嘴相接触的上嘴尖和定义了所述浇口的下嘴尖,所述下嘴尖的硬度大于所述上嘴尖的硬度,且所述下嘴尖的热导率小于所述上嘴尖的热导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嘴尖装置还包括外嘴尖,部分所述外嘴尖包覆于所述上嘴尖的部分外周,且部分所述外嘴尖包覆于所述下嘴尖的至少部分外周,所述外嘴尖的热导率大于所述下嘴尖的热导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在周向上,部分所述外嘴尖位于所述热嘴和所述上嘴尖之间,且部分所述外嘴尖位于所述热嘴和所述下嘴尖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纵轴线的延伸方向上,所述上嘴尖与所述热嘴相抵接,所述下嘴尖与所述上嘴尖相抵接,且所述外嘴尖与所述上嘴尖和所述下嘴尖均相抵接,所述外嘴尖相对于所述热嘴固定不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嘴组件还包括通过螺纹固定连接于所述热嘴的内侧的压帽,且在所述纵轴线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压帽与所述外嘴尖相抵接,以将所述嘴尖装置固定于所述热嘴的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嘴尖的末端突出于所述外嘴尖的末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嘴尖的材质为钨钢。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嘴组件包括包覆于所述下嘴尖的末端外周和所述外嘴尖的末端外周的隔热套,所述下嘴尖的热导率和所述外嘴尖的热导率均大于所述隔热套的热导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道万和(苏州)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柳道万和(苏州)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300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阀球的节能环保型表面除污设备
- 下一篇:一种金属镁加工用反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