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止血夹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31003.4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70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茅爱武;邹晓平;唐志;范茗侨;解欢;宋冉;李常青;李宁;奚杰峰;金鸿雁;韦建宇;刘春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22 | 分类号: | A61B17/122;A61B17/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 代理人: | 孔默 |
地址: | 210032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止血 | ||
一种医用止血夹,至少包括如下结构:夹子组件;控制线,沿轴向将所述夹子组件串接,并通过移动所述控制线控制最远端夹子的打开或闭合;手柄,用于控制所述控制线的前后移动;鞘管;所述鞘管远端具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近端侧具有朝向鞘管轴向方向的限位空间,所述最远端夹子的至少一部分可释放地被所述限位组件限位于所述限位空间内。该医用止血夹具有可重复开闭、可旋转等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止血夹,属于人体内使用的医用装置。
背景技术
内窥镜诞生50多年来,经历了从疾病诊断到疾病治疗的阶段,对特定疾病的治疗已经十分有效和可靠,得到广泛应用。生物体的胃、肠道经常会因各种疾病、意外损伤或内镜诊疗术中损伤导致出血或黏膜损伤,甚至穿孔。对于活动性出血一般进行药物喷洒、高频电刀灼烧、或是止血夹机械压迫止血等方法进行治疗。其中止血夹机械压迫止血对于非静脉曲张造成的活动性出血治疗效果较为可靠,并且也已经得到医生和患者的普遍认可,且随着内镜下止血技术的发展,内镜下应用止血夹进行活动性出血治疗已成为首选。
现有临床手术常用止血夹多为单发夹,一套止血夹组件中仅有一发夹子,也只能释放一次,夹子被释放后止血夹需要从内镜中抽出,如果创面大或出血点多,需要使用多个夹子闭合组织时,就需要反复更换止血夹组件,反复定位,不仅极大的增加医生手术的工作量,增加治疗成本,而且重复插入、抽出止血夹组件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甚至会出现导致患者消化道大量出血的可能。因此,目前连发夹基于其可以实现一次插入可以多次释放夹子的优点,得到了逐步认可。
同时,临床应用止血夹进行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针对病灶组织位置、形态及状态等对止血夹的角度做出精确的调整,并且灵活、快速地调整夹子的角度以便更好的对病灶进行夹闭。快速、准确、灵活的调整止血夹旋转角度,对消化道病灶闭合十分重要,也是医生在实际手术中迫切需要的。同样,由于人体腔道的正常蠕动,夹子闭合到一半时,待夹持的组织容易从夹子中滑脱,此时需要重新张开夹子,进行二次夹持,因此,需要夹子具有可重复开闭的性能。此外,通过控制线能够有效地将远端夹子释放又不影响其他夹子形态、性能也是连发夹子需要改进的一个重要方向。
现有技术WO2006098994A1公开了一种连发夹子,该连发夹子的不足之处在于,多个夹子依次首尾连接,控制线仅与最近端夹子连接,当向最远端夹子施加拉力以释放远端夹子时,需要通过其后的各个夹子来传递力,为了有效将力传递给远端夹子并保证在后夹子间不断开,在后夹子间连接强度就需要逐渐增加,若最远端夹子没有成功释放,则后端的夹子极可能因拉力过大而失效,此时就需要更换整套止血夹组件,这种情况不仅会导致手术时间延误而且加大增加患者成本。此外,在释放最远端夹子时后端夹子均承受了一定的力,因此夹子的性能会受到一些损伤,这样会导致每个夹子的稳定性、可靠性不一致,影响治疗效果。
现有技术CN107280723A公开了一种连发夹子,该连发夹子的不足之处在于该止血夹的设计结构无法实现夹子的重复开闭,也无法实现夹子的灵活转动,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医生很难调整夹子与病灶的角度,当组织脱出后只能释放远端夹子,采用后面的夹子重新夹持组织,而很难使用同一夹子进行重复定位,增加了手术成本和手术难度。
现有技术CN107106181A公开了一种连发夹子,该连发夹子的不足之处在于该连发夹子的结构同样无法实现夹的重复张开,当夹子从待夹持的组织滑脱时,远端夹子就无法再次展开,只能释放掉,重新加载在后的夹子,增加了手术成本。
可见现有连发夹子结构中存在一定设计缺陷,导致夹子或是无法重复开闭,或是无法灵活调整角度,亦或夹子释放过程中,后面待释放夹子会受到远端夹子释放的影响而导致夹子性能的下降。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能重复开闭、角度调整不灵活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重复开闭,可灵活旋转准确调整角度的医用止血夹,至少包括如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310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堂用不锈钢保温菜台
- 下一篇:一种海上救援用可调式吊篮担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