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桥面用护栏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32345.8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6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灿;周飞;黄明实;朱叶军;郭清净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0 | 分类号: | E01D19/1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黎双华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面 护栏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面用护栏,包括固定于桥面并等间距布设的数个立柱、数个立柱通过钢丝绳串接,相邻立柱之间设有防护板,防护板与钢丝绳连接;防护板包括相互连接的防护网片与防踢板,防踢板位于防护板的底部并与桥面接触。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小护栏间隙的尺寸,进而有效防止体积较小的物件穿越护栏坠落,有效防止施工人员或设备因物件坠落而受伤或损坏,提升施工安全,提升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面用护栏。
背景技术
在桥梁施工中,桥梁会位于空中,使得桥面与地面间形成高度差,存在坠落的安全隐患。为此,通常会在桥面边缘设置护栏,有效防止人员坠落。现有的护栏均为简易结构,仅仅包括立柱以及跨接在立柱间的横杆,这种结构存在以下缺陷:由于立柱和横杆间的间隙较大,较小的物件容易穿越护栏下坠,存在安全隐患,影响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较小物件容易穿越桥梁上的护栏下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桥面用护栏。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桥面用护栏,包括固定于桥面并等间距布设的数个立柱、数个立柱通过钢丝绳串接,相邻立柱之间设有防护板;防护板包括相互连接的防护网片与防踢板,防护网片与钢丝绳连接,防踢板位于防护网片的底部并抵触于桥面。
进一步地,相邻立柱之间的长度为防护网片长度的整数倍;相邻立柱之间设有一块或数块相互拼接的防护网片,防护网片的边缘与立柱侧壁适配;防踢板与防护网片位于同一竖直平面。
进一步地,每一立柱均设有供钢丝绳贯穿的高位穿孔与低位穿孔,各立柱的高位穿孔位于同一水平面,各立柱的低位穿孔位于同一水平面。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于桥面两端的调节锚点与过渡锚点,过渡锚点设有转向环;钢丝绳的第一端与调节锚点连接,第二端依次穿过各立柱的低位穿孔、转向环、各立柱的高位穿孔后与调节锚点连接。
进一步地,钢丝绳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均通过花篮螺丝与调节锚点连接。
进一步地,调节锚点与过渡锚点均与桥面的钢筋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调节锚点与过渡锚点均套设于桥面的钢筋头并通过固定螺丝与钢筋头固定连接;调节锚点与过渡锚点设有与固定螺丝相匹配的螺纹孔。
进一步地,每一立柱均与桥面的钢筋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每一立柱均套设于桥面的钢筋头并通过锁紧螺丝与钢筋头固定连接;立柱底部设有与锁紧螺丝相匹配的螺纹孔。
进一步地,防护网片具有若干呈矩阵状的通孔,防踢板为不开孔的板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小护栏间隙的尺寸,进而有效防止体积较小的物件穿越护栏坠落,有效防止施工人员或设备因物件坠落而受伤或损坏,提升施工安全,提升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种桥面用护栏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防护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过渡锚点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立柱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柱,2钢丝绳,3防护板,4防护网片,5防踢板,6高位穿孔,7低位穿孔,8调节锚点,9过渡锚点,10锁紧螺丝,11固定螺丝,12钢筋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地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仅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323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农业种植种子筛选装置
- 下一篇:闭式呼吸器及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