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自动调整功能抛光设备的打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35196.0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77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夏荣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腾龙凯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0 | 分类号: | B24B27/00;B24B41/00;B24B4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杜梦 |
地址: | 224700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自动 调整 功能 抛光 设备 打磨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自动调整功能抛光设备的打磨组件,包括安装横杆,所述安装横杆底部的两端对称安装有内套管,且内套管的底部皆安装有气压缸,所述内套管外侧设置有与其相适合的外套管,且气压缸的另一端皆固定在外套管的内底部,所述安装横杆的底部设置有步进电机。本实用新型安装有步进电机、丝杠轴和丝杠滑块,步进电机带动丝杠轴持续转动,使丝杠滑块在丝杠轴的外侧左右往复横移,实现自动化打磨,降低人工需求的同时,提高了打磨效率,且提高了打磨区域的平整性和均匀性,从而提高了打磨效果,结合限位滑孔和第二限位滑杆,提高了丝杠滑块左右往复横移过程的稳定性,避免发生倾斜,影响抛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磨组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自动调整功能抛光设备的打磨组件。
背景技术
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抛光不能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或几何形状精度,而是以得到光滑表面或镜面光泽为目的,有时也用以消除光泽。通常以抛光轮作为抛光工具。
传统抛光方式一般是操作工人手持抛光轮进行加工,容易导致操作工人受伤,且影响抛光的均匀性,和平整性,且打磨效率较低,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带有自动调整功能抛光设备的打磨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自动调整功能抛光设备的打磨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自动调整功能抛光设备的打磨组件,包括安装横杆,所述安装横杆底部的两端对称安装有内套管,且内套管的底部皆安装有气压缸,所述内套管外侧设置有与其相适合的外套管,且气压缸的另一端皆固定在外套管的内底部,所述安装横杆的底部设置有步进电机,且步进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丝杠轴,所述丝杠轴外侧设置有与其相适合的丝杠滑块,且丝杠滑块的两侧设置有滑动组件,所述丝杠滑块的底部安装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侧皆设置有与其相适合的伸缩杆,且第一安装槽的内顶部均匀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伸缩杆的两侧皆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伸缩杆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底部安装有打磨机,所述外套管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通过导线和气压缸、步进电机、打磨机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限位滑孔和第二限位滑杆,所述限位滑孔分别开设在丝杠滑块的两端,且限位滑孔内侧皆设置有与其相适合的第二限位滑杆,所述第二限位滑杆的两端皆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横杆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铰接杆、第一限位滑杆、第二弹簧和滑动块,所述铰接杆皆铰接在伸缩杆的外侧壁上,且铰接杆的另一端皆铰接有滑动块,所述安装板底部的边缘处均匀安装有第一限位滑杆,且第一限位滑杆的外侧皆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滑动块在第一限位滑杆的外侧滑动。
优选的,所述步进电机的外侧设置有电机仓,且电机仓上均匀开设有散热槽。
优选的,所述丝杠轴远离步进电机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且限位块固定在安装横杆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带有自动调整功能抛光设备的打磨组件安装有步进电机、丝杠轴和丝杠滑块,步进电机带动丝杠轴持续转动,使丝杠滑块在丝杠轴的外侧左右往复横移,实现自动化打磨,降低人工需求的同时,提高了打磨效率,且提高了打磨区域的平整性和均匀性,从而提高了打磨效果,结合限位滑孔和第二限位滑杆,提高了丝杠滑块左右往复横移过程的稳定性,避免发生倾斜,影响抛光效果,且该带有自动调整功能抛光设备的打磨组件安装有第一安装槽、伸缩杆、第一弹簧、铰接杆、第一限位滑杆、第二弹簧和滑动块,伸缩杆和第一安装槽对第一弹簧进行挤压,且伸缩杆通过铰接杆和滑动块对第二弹簧进行挤压,使打磨机紧贴在材料的表面,进一步提高了打磨效果,提高打磨的平整性与均匀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腾龙凯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腾龙凯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351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