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总线制插座检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37140.9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61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山;张济雨;苏志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奥维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31/66;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赖开慧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总线 插座 检测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总线制插座检测电路,包括上位机、二线制总线、多个SM公母对接端子线和多个插座检测电路,所述SM公母对接端子线数量与插座检测电路数量相同;各所述SM公母对接端子线均包括相互插接配合使用的母端子线和公端子线,各所述SM公母对接端子线的公端子线手拉手串联连接后与二线制总线连接;各所述插座检测电路均包括插座、继电器M、二极管D1、TVS二极管、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1、电容C2、光耦合器U1、MCU和电源模块,上述各电子元器件之间配合连接。本二总线制插座检测电路解决了插座的使用状态不能监控和控制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总线制插座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插座,又称电源插座、开关插座。插座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电路接线可插入的座,通过它可插入各种接线。为了方便使用,在很多公共区域通常也设置有普通的插座。但是,公共区域的插座管理难,或者说公共区域的插座处于无人监管状态,对插座的使用状态不能监控和控制,更简单的说,不能监控插座有没有被使用,不能准确控制某个插座通电或者切断某个插座电源。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二总线制插座检测电路,解决插座的使用状态不能监控和控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二总线制插座检测电路,包括上位机、二线制总线、多个SM公母对接端子线和多个插座检测电路,所述SM公母对接端子线数量与插座检测电路数量相同;各所述SM公母对接端子线均包括相互插接配合使用的母端子线和公端子线,各所述SM公母对接端子线的公端子线手拉手串联连接后与二线制总线连接;
各所述插座检测电路均包括插座、继电器M、二极管D1、TVS二极管、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1、电容C2、光耦合器U1、MCU和电源模块,所述插座的火线端连接市电的火线,所述插座的零线端与继电器M的公共端电连接,所述继电器M的常开端连接市电的零线,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端与继电器M的公共端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端与电阻R1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1的第一端、TVS二极管的阴极端、电阻R2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和与TVS二极管的阳极端分别继电器M的常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与光耦合器U的阳极端电连接,所述光耦合器U的阴极端与继电器M的常开端电连接,所述光耦合器U的发射极端接地,所述光耦合器U的集电极端与电阻R3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与电容C2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与MCU的I/O端口电连接,所述MCU的I/O端口连接继电器M的控制端,所述电源模块连接MUC的电源端口;
各所述SM公母对接端子线的母端子线一一对应连接一个插座检测电路的MCU通信端口,所述二线制总线与上位机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插座检测电路还包括射频读写模块,所述射频读写模块与MCU通信连接。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二总线制插座检测电路的各个插座检测电路分别通过SM公母对接端子线连接二线制总线,连接方便,并通过二线制总线连接上位机,用户可通过上位机了解各插座的使用状态。具体的,插座检测电路的插座在未接上用电设备时,市电的火线通过二极管D1、电阻R1、电阻R2、光耦合器U(电容C1及TVS二极管起到稳压作用)与市电的零线形成电路回路,光耦合器U输出高电平电信号给MCU的I/O端口,MCU根据该电信号判断插座没有接入用电设备。插座检测电路的插座在接上用电设备时,光耦合器U输出的电信号被拉低,即输出低电平信号,MCU的I/O端口接收低电平信号即判断有接入用电设备,MCU控制继电器M导通。当用电设备从插座拔出时,MCU控制继电器M断开。进一步的,插座检测电路还设置有射频读写模块,当插座插入用电设备,且需要在射频读写模块上刷卡后,MCU才控制继电器M导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电路连接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奥维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奥维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371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