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温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40084.4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12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长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长霞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4667 河南省南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灸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温灸器,包括底座,底座包括与人体接触的环板,环板内圈竖直向上延伸形成套筒,在套筒内水平设置有筛网;还包括聚热筒,聚热筒底端插入到套筒内,聚热筒外壁与套筒内壁抵接;在套筒外壁上套有防风罩,防风罩上端侧壁上开有出烟孔;防风罩的上端装配有顶盖,顶盖内端面中心具有艾柱插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温灸器通过聚热筒能够保持内部的一个相对恒温环境,同时通过防风罩侧壁上部分的出烟孔与外界保持持续有效的空气流通,保证艾柱在聚热筒内能够获得充分的燃烧,产生充分的热量用于艾灸。通过调节聚热筒下端豁口与通风孔之间的开度、防风罩上风道与豁口之间的对应开度,从而调节聚热筒内能够传递至人体处的热量大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灸器材,尤其涉及一种温灸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温灸器为一个盒体,在盒体上设置有艾条卡接孔,点燃后的艾条卡接在艾灸盒内,然后将艾灸盒放置在身体上对应的穴位,艾灸是通过艾条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效应,传递到经络系统,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作用于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病变部位,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然而,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温灸器的聚热效果与艾柱燃烧时所需的通风环境不可兼得,所以艾灸效果并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效果好有助于艾柱的充分燃烧,同时又能保证温灸器的聚热效果强劲,增强艾灸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温灸器,包括底座,底座包括与人体接触的环板,环板内圈竖直向上延伸形成套筒,在套筒内水平设置有筛网;还包括聚热筒,聚热筒底端插入到套筒内,聚热筒外壁与套筒内壁转动配合;在套筒外壁上套有防风罩,防风罩上端侧壁上开有出烟孔;防风罩的上端装配有顶盖,顶盖内端面中心具有艾柱插孔。
优选地,在套筒的壁上沿周向均布多个通风孔;所述聚热筒下端对应通风孔的数量加工有多个豁口;通过聚热筒与套筒之间的相对转动调整豁口与通风孔之间的开度。
优选地,所述聚热筒顶端高于出烟孔的高度。
优选地,在所述环板与人体接触的一面上粘附有双面胶贴。
优选地,防风罩对应豁口和通孔的高度位置开有风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温灸器通过聚热筒能够保持内部的一个相对恒温环境,同时通过防风罩侧壁上部分的出烟孔与外界保持持续有效的空气流通,保证艾柱在聚热筒内能够获得充分的燃烧,产生充分的热量用于艾灸。此外,通过调节聚热筒下端豁口与通风孔之间的开度、防风罩上风道与豁口之间的对应开度,从而调节聚热筒内能够传递至人体处的热量大小。通过双面胶贴将温灸器固定于人体艾灸部位使人体能够进行小幅度的调节身体,避免长期保持同一姿势导致的肌肉酸痛的不适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温灸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温灸器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温灸器的底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温灸器的聚热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温灸器的防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图1-5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温灸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长霞,未经张长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400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器的冲洗结构
- 下一篇:一种环保材料试验品暂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