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储能式可再生能源利用及空调余热回收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40491.5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80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明;方永林;邱金友;石青林;林晨伟;周威旸;刘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F25B30/00 | 分类号: | F25B30/00;F25B41/00;F25B49/00;F28D15/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陈明鑫;蔡学俊 |
地址: | 350118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储能式 可再生能源 利用 空调 余热 回收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能式可再生能源利用及空调余热回收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空调制冷系统、热泵热水系统、第一储能水箱、第一热管、第二热管、第三热管、温度传感器及控制器;所述空调制冷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二储能水箱、风冷冷凝器、第三储能水箱、第一节流装置、第一风冷蒸发器,同时第三储能水箱的制冷剂进口设有第一电动二通阀,制冷剂出口与第一电动二通阀的进口还接有制冷剂旁通管路,旁通管路上设有第二电动二通阀;所述热泵热水系统包括第二压缩机、生活热水水箱、第二节流装置、第二风冷蒸发器;第一储能水箱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生活热水水箱的进水口连接。本实用新型储能式可再生能源利用及空调余热回收的系统,易于实施,节能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可再生能源利用及相变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能式可再生能源利用及空调余热回收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和热水器日益成为绝大多数家庭的必需品。空调和热水的高能耗问题给我国能源供应带来了巨大压力。建筑节能已刻不容缓。《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已明确将“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列为重点领域中的优先主题。空气源热泵热水器通过吸收空气中的热量来加热水,其加热相同热水的耗电量只有电热水器的1/4左右,由于能效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但是,空调制冷循环时向环境排热,而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制热循环时从环境吸热,存在能量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制冷循环时向环境排热,而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制热循环时从环境中吸热,存在能量浪费的问题,提供一种储能式可再生能源利用及空调余热回收的系统,充分利用自然冷源、太阳能和余热,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储能式可再生能源利用及空调余热回收的系统,包括空调制冷系统、热泵热水系统、第一储能水箱(S1)、第一热管(P1)、第二热管(P2)、第三热管(P3)、温度传感器及控制器;
所述空调制冷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1)、第二储能水箱(S2)、风冷冷凝器(2)、第三储能水箱(S3)、第一节流装置(3)、第一风冷蒸发器(4);所述第一压缩机(1)、第二储能水箱(S2)、风冷冷凝器(2)、第三储能水箱(S3)、第一节流装置(3)、第一风冷蒸发器(4)通过制冷剂管道依次串联形成空调制冷循环,同时第三储能水箱(S3)的制冷剂进口设有第一电动二通阀(V1),第三储能水箱(S3)的制冷剂出口与第一电动二通阀(V1)的进口还接有旁通管路(5);所述旁通管路(5)为制冷剂管道,其上设有第二电动二通阀(V2);
所述热泵热水系统包括第二压缩机(6)、生活热水水箱(7)、第二节流装置(8)、第二风冷蒸发器(9);所述的第二压缩机(6)、生活热水水箱(7)、第二节流装置(8)、第二风冷蒸发器(9)通过制冷剂管道依次串联形成热泵制热循环,制备热水;
所述第一热管(P1)的蒸发段位于室外,冷凝段位于第一储能水箱(S1)内部的水中,同时第一热管(P1)的蒸发段上涂有增强太阳能吸收的选择性涂层;所述第二热管(P2)的蒸发段位于第二储能水箱(S2)内部的水中,冷凝段位于第一储能水箱(S1)内部的水中;所述第三热管(P3)的蒸发段位于第三储能水箱(S3)内部的水中,冷凝段位于第二风冷蒸发器(9)的出风口;
所述第一储能水箱(S1)包括水箱壳体、相变储能模块,其壳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排水口、热管进口,内部有水,出水口通过水管(10)与生活热水水箱(7)的进水口连接,将热水输送到生活热水水箱(7)中,相变储能模块在水箱壳体内部的水中;
所述温度传感器模块包括设置于风冷冷凝器(2)进风口处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三储能水箱(S3)水中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动二通阀(V1)、第二电动二通阀(V2)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工程学院,未经福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404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壁挂式机箱
- 下一篇:一种井口由任压力变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