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起重机双起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40549.6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04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党修洵;王全营;张龙山;王江宽;姜甜;胡鸣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黄河防爆起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26 | 分类号: | B66D1/26;B66D1/2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高为宝 |
地址: | 4534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重机 双起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重机双起升装置,包括卷筒组、吊梁和起重机小车,所述卷筒组包括第一卷筒和第二卷筒,所述第一卷筒下部设置有第一定滑轮组,所述第二卷筒下部设置有第二定滑轮组,第一卷筒与起重机小车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机构,第二卷筒与起重机小车之间设置有第二导向机构,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用于双起结构保持平衡,所述吊梁上对应设置有第一动滑轮组和第二动滑轮组,第一动滑轮组和第二动滑轮组与吊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双起升装置,实现起重机双起升机构之间的平衡,保证双起升机构能同步升降,减少事故风险,提高了钢丝绳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起重机双起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双吊点和四吊点起重机一般设置二套独立的起升机构,双起升机构的钢丝绳均单独缠绕。为保证双起升机构的同步升降,往往将双起升机构进行刚性连接。若其中一套起升机构出现故障,起重机的起升机构将停止工作,整机也不能正常工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双吊点和四吊点起重机在作业时起升机构发生故障易造成事故,以及钢丝绳易断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双起升装置,实现起重机双起升机构之间的平衡,保证双起升机构能同步升降,减少事故风险,提高了钢丝绳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起重机双起升装置,包括卷筒组、吊梁和起重机小车,所述卷筒组包括第一卷筒和第二卷筒,所述第一卷筒和第二卷筒对应设置于起重机小车的上端,第一卷筒下部设置有第一定滑轮组,第二卷筒下部设置有第二定滑轮组,所述第一定滑轮组和第二定滑轮组关于起重机小车中位线对称设置,第一卷筒与起重机小车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机构,第二卷筒与起重机小车之间设置有第二导向机构,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用于双起结构保持平衡,所述吊梁上对应设置有第一动滑轮组和第二动滑轮组,所述第一动滑轮组和第二动滑轮组与吊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卷筒、第二卷筒、第一定滑轮组、第二定滑轮组、第一导向机构、第二导向机构、第一动滑轮组和第二动滑轮组通过钢丝绳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向滑轮组和第三导向滑轮组,所述第一导向滑轮组平行于吊梁设置,所述第三导向滑轮组垂直于吊梁设置,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第二导向滑轮组和第四导向滑轮组,所述第二导向滑轮组平行于吊梁设置,所述第四导向滑轮组垂直于吊梁设置,所述第一导向滑轮组和第三导向滑轮组、第二导向滑轮组和第四导向滑轮组均与起重机小车的车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滑轮组和第二导向滑轮组对称设置,所述第三导向滑轮组和第四导向滑轮组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绳包括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钢丝绳的绕线方向为从第一卷筒一侧向第二卷筒一侧缠绕,所述第二钢丝绳的绕线方向为从第二卷筒一侧向第一卷筒一侧缠绕。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双起升装置,所述双起升装置包括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用于保证双起结构保持平衡,使双起升机构在受力时保持均匀受力,不会出现受力点偏移,同时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能够避免多段钢丝绳在工作时出现缠绕打结的问题,提高了双起升机构的安全性能。
2. 所述双起升装置在原有起重机上进行改进,布设的第一定滑轮组、第二定滑轮组、第一导向机构、第二导向机构、第一动滑轮组和第二动滑轮组,均为通用滑轮器械,容易安装、拆卸便于更换检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起重机双起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起重机双起升装置的第一钢丝绳缠绕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黄河防爆起重机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黄河防爆起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405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